人们的偏见从何而来 偏见的意思是( 二 )


人们的偏见从何而来 偏见的意思是


2021年3月20日 , 美国休斯敦 , 当地爆发主题为“停止仇恨亚裔”(Stop Asian Hate)的游行和集会 。
造成的偏见的另一要素是敌意 。奥尔波特认为 , 这种敌意恰恰来自于偏爱——一种自身价值系统的维护 。斯宾诺莎将“出于爱的偏见(love-prejudice)”定义为“被爱蒙蔽了双眼” 。正如古人有云: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热恋中的情侣眼中 , 对方的所有一切都是完美的 。
积极的依附关系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比如年幼的孩子不能离开监护人独自生活 。他必须先通过某人或某事学会爱 , 并认识自我 , 才能够学会憎恨 。而在他分辨对其价值体系的威胁之前 , 他是被亲情与友情所围绕的 。正是出于对此的珍爱 , 人们倾向于受到对个人价值体系袒护的驱使 , 而做出毫无依据的预判 , 对可能会威胁到我们价值体系的人和事物进行贬低 , 以抬高自身的价值取向 。而仇恨偏见是基于错误预判与敌意加强后的二次发展 , 其所反映的事实背后通常是积极正面的价值体系系 。西弗洛伊德曾就此这样表述:“在对陌生人不加掩饰的厌恶与反感之中 , 我们意识到 , 这其实是对自己的爱的表达 , 是一种自恋 。”可以说 , 是爱的偏见(偏爱)引来了仇恨的偏见(歧视) 。
偏见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Aquarius:互联网环境会制造更多的偏见吗?
凌晨:网络环境里的偏见究竟是变多还是变少 , 很难一概而论 。一方面 , 用户通过网络接触到不同的信息 , 形成了对很多事物的预判 , 继而也就产生了偏见 , 有时这样的偏见是正面的 , 使你对人对事产生了依据不足的正面情感 , 而有时 , 这种偏见则是负面的 , 并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另一方面 , 用户接收到的新信息也会打破用户原有的预判 , 消除自身对其的偏见 。总而言之 , 如何利用网络扩宽自身的视野 , 提升自己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 而非作茧自缚 , 陷入无端的负面想法中 。
之升:人与人之间的偏见 , 有没有好处?
凌晨:在此你所指的偏见 , 我想更多的是指分类 , 预判这个过程所带来的益处 。人类的大脑必须借助于分类来进行思考 , 我们将事件分配至熟悉的类别中 , 并相应地采取行动 。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在这一机制的驱使下做出错误的分类 , 也许是在错误的时机下采取了正确的分类 , 也可能是在正确的时机下采用了错误的分类 。无论如何 , 分类基本是理性的 , 是基于以往生活经验的大概率预测 。这一过程是无可避免的 , 因为我们有序的生活正取决于此 。同时 , 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 , 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将尽可能多的集群吸收入大类之中 。尽管开放的心态被视为一种美德 , 但奥尔波特认为开放的态度并不存在 , 因为所有的生活经验都会被归入类别之中 。正如罗素所说:“永远保持开放的心灵是一颗永远空虚茫然的心灵 。”
0老中医0:学历越高 , 偏见越少?歧视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吗?
凌晨:我个人认为歧视行为与受教育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 , 并不存在学历较高的群体相较于其他群体的歧视行为较轻的情况 。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 , 作者将偏见态度定义为:对属于某一群体的个体 , 持有一种厌恶或敌对的态度 , 仅仅因为他属于该群体 , 而被推定具有该群体中令人反感的特性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常常会在没有足够依据的情况下作出判断 。对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而言 , 也是如此 。也许他们在学院系统中所受到的训练 , 使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得更具有逻辑性 , 并展现出一定的权威 。但是 , 没有人可以完全避免先验的判断所导致的偏见 。我们可以做的 , 是有意识地自省自己的态度 , 以客观、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世界 , 避免偏见态度升级为歧视行为 。这也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