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体会叫做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的意思

01鲁迅先生在《而已集-小杂感》中写过这么一个片段: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意思是:人类个体之间在感情上其实做不到感同身受 。
事实上,让别人感同身受你的悲欢是件很难的事 。因为,针不扎在你身上,你永远不知道多痛 。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的这些经历:
当你失恋,伤心难过,哭的撕心裂肺时,朋友说——
我理解你,不过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要这么伤心啦 。
当你心情十分低落,和父母抱怨辛辛苦苦工作却得不到领导认可时,父母说——
我们理解你,年轻人都有这个阶段,这也许说明你不够优秀,要继续努力啊!
当你和丈夫关系十分冷淡,感觉自己处于丧偶式婚姻时,闺蜜说——
我理解你,但你丈夫不赌博、不出轨,比有的男人好多了,你要知足 。
当你遭遇婆媳矛盾,向丈夫诉苦时,丈夫说——
我就这一个妈,她是个老人,你不能让着她吗?
你看,哪有什么感同身受?有的,不过是甘苦自知 。
人们在难过痛苦时,大都找朋友或者亲人倾诉 。但很多时候,他们的安慰反而可能会让人更加痛苦 。你的经历,你的痛苦过往,别人不可能去感受,也很难从心底理解你 。
这时候,一句“我理解你”显得格外敷衍和刺耳 。
是啊,大多时候,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
02一场疫情,让人们意识到“感同身受”不再只是一个词语 。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开始肆虐 。“封城、封路、封小区”、“少出门,多洗手、戴口罩” 。疫情之下,人们正常的生活被打乱 。
疫情之初,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变的少见人影,热闹的商场变的门可罗雀 。大家过年不再走亲访友,网上聊天也不再是仅仅问候“新年好”,而是多问一句“买了多少口罩?”
恐慌、焦虑、担忧、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当疫情开始蔓延,全国人民有了同样的感受 。
在家呆着,少接触人,成为人们最初躲避疫情最直接亦是最有效的方式 。原计划中的旅行、访友、泡吧、聚会、打麻将通通抛在一边,厨房、阳台、客厅、卧室,忽然就成了最重要的场所,居家的时间从未如此之长 。时间久了,不少人才发现自己的房子原来有如此多的缺陷,自己的居住痛点竟如此之多 。
疫情期间,家住北京丰台区的刘萍一家四口被禁足家中,本来还在庆幸自己早前入手的这套100多平米的房子可以成为居家抗疫的健康盾牌 。可谁知道,糟心的物业服务,尚不完善的社区配套以及电路设备损坏导致的安全隐患,一个接一个向刘萍袭来,仿佛照妖镜一般,让这个住了六年的房子现出了原形 。
更让人崩溃的是,由于疫情长期没有彻底消除,一家人除了刘萍的老公需要上班外,为安全起见其他家庭成员大部分时间不得不被困在房子里 。大人还可以忍受,两个孩子不时嫌在家“憋得慌”,要吵着去玩耍 。但身处闹市,楼下小区的公共空间又狭小逼仄,疫情之下谁敢让孩子出去撒欢儿?
刘萍说:“我简直快崩溃了,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都不知道我买的房子,能如此降低我的家庭幸福感,它根本配不上我的房价 。“
其实,快崩溃的不仅是刘萍 。相似的剧情、相同的感受在北京城区多个家庭上演 。当媒体频频曝出“别人家的房子,别人家的物业和服务”时,隔着手机屏幕的你我,似乎都在崩溃之余,涌动着换房的念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