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家暴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吗( 二 )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第二种,叫做操作性条件作用 。
当人做了某一行为而得到肯定/奖励/强化时,他会更多地重复、强化这个行为;而因为某一行为得到惩罚时,他会减少这一行为 。
行为A——奖励——重复A
行为B——惩罚——减少B
说得复杂,其实就是奖惩 。
这太常见了,你会用奖惩训练你的狗狗,也会用奖惩培养你的孩子 。而你可能没有想到,长期家暴的形成,通常也是由于这种奖惩反应的失衡 。

?为什么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家暴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吗


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
暴力行为本身就会带来对施暴者的获益:比如打完人,压力或情绪痛苦得到了宣泄和缓解,这属于一种内在的“奖励” 。
而如果在动手后,受害者被“打服了”、“忍了”,变得更顺从、甚至认同加害者……这样的反应对于施暴者来说,也是妥妥的“奖励” 。
暴力这种攻击性行为,在正常有效环境里,会被制止、被惩罚 。而在失效的环境里,譬如家暴不会得到惩罚的情况下:受害人保持缄默,甚至认同攻击者,那么施暴者就没有行为消退诱因,会持续甚至加倍进行 。
这种反应会非常直接告诉施暴者:暴力对于调节另外一个人的行为非常奏效,施暴者从中获益,从而强化行为 。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施暴者在家暴后会痛哭流涕,甚至下跪,请求受害者原谅——
?为什么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家暴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吗


童年阴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安嘉和对小南动手后也会对她下跪、故作关心 。
但请记住,这不是惩罚,很难起到任何作用 。反而满足了施暴者本人的心里愧疚,更像是对刚刚发生的施暴行为的免责申请 。
你会说,那受害者选择惩罚家暴者不就好了吗?
真实的情况并没那么简单 。
而且这里的奖与惩属于心理学范畴,惩罚并非以暴制暴,而是要让施暴者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代价与负面后果,从而自愿减少暴力行为 。当然,疏重于堵,更重要的是帮助施暴者建立更健康的行为,来替代暴力这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
以上被家暴者个人确实很难做到的,那怎么办?向外界寻求帮助 。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家暴行为的最有效的策略 。
比如美国会这样处理家暴报警:
首先,会有如妇女协会等处理家暴事件的专业人员上门,评估问题的实际情况 。如暴力情况很严重,法院和公安机关会出面,轻者如要求施暴者远离受害者10米范围,重者则直接拘捕施暴者 。如有必要,会邀请精神科或心理人员介入,要求施暴者接受心理治疗 。
其实说“家暴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也是不准确的 。
比如在真实生活中,“两口子打架了”、“被逼急了动了一次手”……这样并非0次,但也不构成长期家暴的情况正是多数家庭的现状 。这与上述两种情况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是偶发,二是施暴者明确认识到行为是错误的 。
单次的家暴同样会伤害个人和家庭,但更为严重棘手的,往往是那些持续、多次、反复的家暴行为,并且这与单次家暴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和处理策略都会很不一样 。
从生理和心理上研究家暴者与家暴行为,更容易让我们了解家暴者的形成原因和对应方法 。数据显示,平均家暴发生35次受害者才会选择报警 。这是一个带血的数字——
不要再纵容家暴
【?为什么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 家暴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吗】家暴是一种病,得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