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成人礼 十八岁成人礼

十八岁成人礼(十八岁的成人礼)
关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不知道有多少人知晓 , 就这幅画我就只强调一点 , 就是画这张画的时候作者只有十八岁!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人为了生存会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学一门手艺 , 其中技艺优异者十五六岁就能独当一面 , 在非常关键的工艺品制作中甚至只招收十四岁的小徒弟 , 主要是其心纯童贞无杂念!绘画是手绘的 , 手艺第一 , 手艺之上 , 又是眼光第一 , 这个眼光 , 分两层 , 一个是指观察之眼 , 一个是指作画经验 。观察之眼就是天份 , 是不可学不可教自己本身的东西 , 同一片风景你给庸才和天才看画出来是不一样的!而十八岁的感知功能是有全息的 , 就好比崭新的电脑 , 它的下载功能 , 搜索功能 , 反应功能都是一流的 , 作为一个少年看世界那简直浑身都是“摄像头” 。而年轻的王希孟作为新手去画画 , 兴致勃然 , 他只要有一定的技巧 , 差不多一半是在逞能 , 一半实在是因为他太年轻 , 他对他眼前的世界的动心热爱将成就他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就好比隋唐时期以及东晋顾恺之的山水 , 巴黎文艺复兴时候处于萌芽阶段的画风 , 都透着一股少年逼人的秀气 , 稚气 , 灵气和英气 。到了北宋 , 山水画的格局变大 , 加上宋徽宗的亲自指导以及王希孟的天份和极高的悟性 , 历史又让王希孟这样的天才少年了一下!也只有王希孟这样的天才才能把全景观的《千里江山图》的开阔描绘的一览无余!如果把这画切割成任意一个局部都是一个完整的景别 , 王希孟在山水画上做加法已经做到极致 , 只有十八岁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以及野心!一点不乱 , 不枝蔓 , 不繁杂!通篇贵气 , 清秀逼人!隋唐以及宋的大家之作都找不出可以收纳这么多详细动人的细节的 。十八岁好也好在他不自知 , 就好比是上帝让他干了这件事 , 跟同时期齐名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比 , 《清明上河图》格局远远不及《千里江山图》格局的一半 。所以说 , 自古雄才出少年 , 对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想象中的大师不是像齐白石那样的白须老人 , 而是像王希孟那般十八岁的美少年 , 再看看这幅《千里江山图》 , 好像是流动的山水 , 生动的英气逼人!十八岁就应该是成才的年纪 , 我们十八岁的时候都在干嘛呢?我想用王希孟的经历警示现在的年轻人不要虚度时光 , 就算达不到王希孟那样的成就 , 至少不要后悔自己少年时候的抉择 , 不说成才 , 起码要成人!说到这里我又要引入我顶喜欢的印象派大师梵高来说事了 , 回想起自己曾经追寻艺术懵懂的少年时代 , 年少轻狂的我由不懂梵高到疯狂的崇拜 , 梵高的涂抹是那么“憨厚” , 在世的时候无人问津 , 死后才慢慢地出名 。直到大学时期 , 当除去为考学而绘画的束缚的时候 , 我才读懂了梵高的涂抹 。。。中国的应试教育禁锢了我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 现实的考学独木桥扼杀了艺术的真谛 , 使我们朝相反的方向渐行渐远 。。。终于 , 当我跳脱了这个噩梦的时候 , 当我重新审视绘画的意义时 , 我进入了一个新的与世无争的境界  , 我明白了艺术其实是自我的 , 是要表达自身看世界的感悟 , 把自己最真实的情感通过涂抹表达出来  , 而不是简单的临摹 , 无脑的照抄 。。。印象派的大师我都喜欢 , 莫奈 , 毕沙罗 , 但尤其喜欢梵高!他的技法是憨的 , 但他的色彩是澎湃的 , 引人入胜 , 发人深思的。梵高前期的素描真实的再现了他的生存环境 , 他身边的人和事 , 透过大师独特的看世界的眼光表达出来 。让人感觉是鲜活的 , 有生命力的 , 而看我们现在为应试应运而生的速写 , 素描 , 引用陈老师的话:“看见我们现在中国式的素描我简直想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