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AI手机行业报告:AI芯片与AI算法已成为关键


2018中国AI手机行业报告:AI芯片与AI算法已成为关键



近日, AI创业公司商汤科技SenseTime联合艾瑞咨询发布了《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 从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化等多个维度对人工智能手机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
报告指出, 当下AI手机进入了早期发展阶段, 部分功能已举足轻重 。 据艾瑞咨询分析师判断, 人工智能成为手机市场增长的新驱动, 未来上下游厂商之间将通过进一步深入合作完善产业链布局, 其中AI头部企业将在人工智能手机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并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
| AI手机行业上游:AI芯片与AI算法是关键
AI手机产业结构的角度看, AI手机产业链上游由“硬基础”供应商(主要指AI芯片提供商)和“软基础”供应商(主要指AI算法提供商)组成 。 与传统手机产业链的区别在于, 芯片环节由新的AI架构设计商和传统芯片厂商合作提供AI芯片, 集成环节引入了AI算法提供商 。
AI芯片已经成为判定AI手机的重要标准 。 目前, 手机芯片巨头厂商为行业带来了不同的AI实现路径 。 高通通过神经处理引擎NPE对其SoC中的CPU、GPU、DSP进行调度, 意图打造均衡且适配广泛的AI解决办法 。 而苹果、联发科、三星和华为海思则研发独立的AI处理器模块, 对AI应用进行加速 。 报告认为, 目前这两种途径在效果上尚无明显差距 。
手机中的AI算法目前可以通过终端和云端两种方式来运行, 其中终端运行是主流方式 。 终端AI目前有两种方案, 分别是算法在SoC上运行和在局部元器件上用协处理器运行 。 在SoC中算法可以通过调用通用硬件单元实现多种AI应用, 也可以加入独立处理器单元完成, 是当下最成熟、也是应用最多的解决办法;在局部元器件上的协处理器中实现AI处理并且已经产品化了的, 目前只有智能图像处理的案例, 算法主要通过调用处理单元矩阵, 在摄像头上对照片处理进行智能加速, 实现单摄虚化等效果, 目前谷歌在其自身的手机产品上探索和使用这一方案 。
主要的技术发展方面, 计算机视觉方面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达到了实时、可靠等在手机落地的关键要求;但是智能语义交互技术只能基本满足日常应用需求, 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 AI手机行业终端与应用:注重应用开发者与平台
从终端角度看, 技术提供方与手机厂商的合作日益丰富且深入, 逐渐走向高频场景, 另外合作模式也开始清洗成熟 。
在AI手机移动应用层面看, 各类玩家则注重在上游应用开发者平台下功夫, 以期获得AI手机乃至IoT行业生态主导权, 如华为HiAI、AR Engine及华为与百度PaddlePaddle共建合作生态, 商汤科技的SenseAR平台, 小米Mobile AI Compute Engine等, 长远来看都在行业标准上争取更强话语权的意味 。
在落地应用方面, 主要包括人脸解锁、影像处理与拍照优化、智能相册、互娱特效、3D展示、智能语音助手、随性翻译、智慧识屏、系统优化等 。 这其中, 从用户角度来看, 最有价值的AI功能是人脸解锁, 最常使用的功能是语音助手 。
| AI手机将成为主流, 消费者有更大的期待
AI开始推动手机产品的迭代, 市场进入智能驱动阶段 。 报告预测, AI手机出货量占比将从2017年的不到10%提升到2022年的80%, 年销量将超13亿部, AI手机将成为下一轮竞逐的方向 。
报告同时认为, AI手机的题中之义是通过AI技术让手机软硬件升级的效用最大化, 重在“升级”而非“颠覆”, 并以视觉、语音等重头应用场景为核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