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智能柔性执行器SCA搭建而成的智能柔性服务机器人 , 全身共34个自由度 , 即34个关节 。 受访者供图
智能柔性执行器SCA , 其具有高度集成、高精度、总线控制、柔性功能、低成本等特点 。
受访者供图
机器人会端茶倒水、导航引路、跳舞、答疑解惑……近日召开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 , 让观众再次惊叹 , 越来越多更灵活、更智能的服务机器人正来到我们身边 , 人机共存的智能时代加速来临 。
和人一样 , 决定机器人灵活度的是关节 。 此次机器人大会上 , 前沿驱动(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的INNFOS研发团队带来的历经数年自主研发的全系列智能柔性执行器SCA(Smart Compliant Actuator) , 以及基于该技术的两款产品吸引了极大关注 。
智能柔性执行器一直是机器人 , 尤其是服务机器人研发生产的难点 。 SCA是如何攻克这一难题的 , 该技术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柔性关节制约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
智能柔性执行器 , 即柔性关节对机器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机器人的所有动作都离不开关节 。
“业界根据人的肌肉和骨骼模拟出机器人关节的自由度 , 通常我们所说的多少个自由度就是多少个关节 , 比如工厂里机四轴机械臂 , 其中的一轴就是一个关节 。 ”INNFOS联合创始人朱梓鸣解释道 , 对一台机器人来说 , 关节成本占硬件总成本的70%以上 。
而且服务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对关节的要求又大为不同 。
朱梓鸣介绍道 , 工业机器人要求长久稳定性 , 对灵活性和自适应性要求不高 , “它们只需要按照规划好的路径运动就可以 , 不用有很多的变化 。 而服务机器人则不同 , 行走、运动等功能自然对关节的灵活性要求极高 。 所以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大多是刚性执行器 , 而服务机器人则需要智能柔性执行器” 。
此前最知名的人形机器人来自波士顿动力 。 早在2017年 , 该公司机器人的一段跳跃、旋转、后空翻的视频惊艳了整个机器人圈 。 大家纷纷感叹 , 这个机器人的关节也太灵活了 。
但这并不意味着智能柔性关节已经不是问题 。 恰恰相反 , “据我们了解 , 目前国际上大概只有三四家掌握智能柔性关节技术 , 其中波士顿动力的技术不公开 , MASA同样也不公开对民用开放 。 ”朱梓鸣说 。
正因如此 , 截至目前 , 工业机器人大多采用体积大、刚性强的传统伺服系统 , 而服务机器人由于身形限制 , 无法使用传统伺服 , 只能勉强装备更多用于航模、玩具等开发的舵机 。
“舵机故障率高、噪音大 , 不够智能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老感觉目前服务机器人总有些笨笨的感觉 。 ”朱梓鸣说 , 缺少高性能柔性关节成为服务机器人发展的一大障碍 。
“所以我们从头做起 , 花了7年时间 , 研发出了智能柔性执行器SCA 。 ”朱梓鸣说 。
技术秘诀在于核心动力系统集成
简单来说 , 出现在此次大会上的智能柔性执行器SCA , 将传统工业伺服系统做到了舵机大小 , 并兼顾了两者优点 。 “将工业伺服系统应用于服务机器人 , 要解决的核心难题就是如何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 , 将其缩小到适用于服务机器人的体积 。 ”朱梓鸣说 。
工业伺服系统包括电机、驱动器、减速器、编码器等核心元件 , 如何将这些原本独立的元器件集成到一起 , 就像将很多芯片集成到一块电路板上一样?答案是从底层做起 , 研发能各自匹配发挥出最大效率的电机、驱动器等 。
“首先 , 我们选择了超薄外转子电机 , 这种电机可以做得很扁平 , 以前应用领域比较小 , 没有大规模生产 , 但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它的扁平化特征很适合用来做集成的执行器 。 ”朱梓鸣说 。
推荐阅读
- bttq是什么电缆的型号,bttq电缆是刚性还是柔性?
- 人类复杂的小情绪,人工智能分得清吗?
- 智能微型机器人可随周围环境“变身”
- 智能机器人在高压变电站开始“上班”
- 由炫到实 人工智能转型还要扎根产业需求
- 人工智能非孤立专业 不宜另起炉灶
- 从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数据看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出炉
- 咋防人工智能失控?专家:先教育从业者
- 自动化之光:让人工智能看得到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