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手为什么有性别?需要打破刻板印象


人工智能助手为什么有性别?需要打破刻板印象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程序代码 , 通常情况下给人的感觉是冷冰冰的机器 , 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 , 在很多语音助手当中 , 通常是用女性的声音来跟人沟通 , 那么为什么人工智能会选择女性的身份作为化身呢?或者说为什么人工智能会有性别之分呢?
虚拟世界
世界上的第一个聊天机器人被命名为Eliza , 尽管它只是一个软件程序 , 并不能发声 , 也没有物理实体 。
2016年微软创造了一个名为Tay的聊天机器人 , 它的推特文风就像一个16岁的少女 , 她从数百万的推特用户那里学会了发推文 。 另外一个拥有过亿用户的微软小冰也是采用的少女化的形象作为化身 。
汉森机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的索菲亚(Sophia)和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的爱丽卡(Erica)或许是最著名的类人“名机器人” , 索菲亚在《60分钟》节目中与查理·罗斯交谈 , 与吉米·法伦一起出现在《今夜秀》节目中 , 被各大报纸报道 , 沙特阿拉伯授予她公民身份 。
爱丽卡的创造者石黑浩教授曾说过一句名言 , 他想让爱丽卡成为“最美丽的女人” 。 艾丽卡有不同的版本 , 从“端庄保守”到“时髦性感” 。 当日本男人和艾丽卡“约会”时 , 即使他们完全意识到“她”实际上是一台机器 , 在和她调情时还是会脸红 。
索菲娅和艾丽卡的共同之处在于 , 他们都是对话陪伴的伙伴 , 那么虚拟助手和对话伙伴都选择女性形象的原因是因为社会学的角度认为女性在这些角色上能做的更好吗?
与此同时 , 像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救援机器人赫尔姆斯(Hermes)和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阿特拉斯(Atlas)在外形上合形状上明显都是偏向于男性化的 , 这是因为男性更加强壮吗?
搜救机器人之所以以男性的形式出现 , 是因为社会对人类搜救人员性别的看法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性别角色仅仅反映了物理世界的性别角色吗?
一些大型的复杂机器其实也可以算是人工智能的一种 , 比如大型的拖拉机 , 或者无人机 , 但是看起来这些根本就不具有性别感 。
现实世界
【人工智能助手为什么有性别?需要打破刻板印象】来自美国心理学家协会劳动力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 , 女性在新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人中占76% , 在早期职业心理学家中占74% , 在心理学劳动力中占53% 。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 , 94.6%的秘书和行政助理是女性 , 而96.5%的消防员是男性 。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对自称拥有人工智能技能的Linkedln用户进行了调查 , 发现了人才库中的性别差距 。 调查显示 , 78%的受访者是男性 。 研究人员对三次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大会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 , 发现在23个国家中 , 88%的研究人员是男性 。 《连线》杂志统计了谷歌641名从事机器智能研究的人员中 , 只有10%是女性 。
事实上机器学习研究人员的女性稀缺并不令人惊讶 , 更广泛的计算机科学领域被充分证明是由男性主导的 。
女性的优劣势
女性的参与率下降与计算机行业的崛起几乎是同步的 , 苹果于1980年诞生 , 微软于1986年诞生 。 互联网时代见证了亚马逊、Ebay、谷歌、Facebook、Paypal等公司的崛起 。
再过去的30年里尤其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 , 人们想到的形象多是那些少年天才: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杰夫·贝佐斯 , 到阿里巴巴的马云 , 腾讯的马化腾 。 数字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王者都是男性 。
那么那些造就王者的人呢?风险投资是促成这些当年的创业公司成为行业巨头的最初催化剂 。 遗憾的是 , 在获得风投的初创企业中也只有1%-2%是由女性领导的 , 尽管女性领导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0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