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熊孩子的管教,家长别再“松“了!


对熊孩子的管教,家长别再“松“了!



不管是家长 , 还是教育工作者 , 都会有这样的期许 , 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好孩子 , 长大成人 , 成才 。 然而有时候教育也树立了再多榜样 , 也都无法回避孩子成长中的“恶” 。
它一次次地向我们敲响警钟 , “熊孩子”该管管了……
“劣迹斑斑”的熊孩子……
搜集网络新闻 , 各种“熊孩子”的报道层出不穷 。 他们表现出来的这些“恶” , 有的小到鸡毛蒜皮 , 有的却已经严重到几近“犯罪”了 。
抽掉老人身后椅子 , 老人坐空摔倒脑后遭受撞击 。
因为不让他们玩游戏 , 可以连着划花小区地库里的29辆私家车;
因为好奇 , 可以把火腿肠放进塑料瓶 , 让来进食的流浪狗卡在瓶口活活憋死;
随地大小便 , 甚至还故意对着电梯按钮肆无忌惮地撒尿……
因为没得到姑娘手里的炸鸡排 , 在地铁来临的瞬间 , 猛地从后面把姑娘推向轨道……
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 , 就去推身边的孕妇看看会不会流产 。
古语有“人之初 , 性本善” , 我们深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 可究竟是什么原因 , 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让人发指的事?
不良行为的4种目的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鲁道夫·德雷克斯 , 将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 , 归结为四种:
1. 寻求过度关注(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 , 我才有归属感);
2. 寻求权利(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 , 我才有归属感);
3. 报复 (我得不到归属 , 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
4. 自暴自弃(不能有所归属 , 我放弃) 。
孩子的一切行为 , 都是为了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我们大人也一样) 。 如果得不到 , 就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达到目的 , 比如闹脾气、打人、骂人、摔东西……
大多数时候 , 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 。 他们的所谓“不良行为” , 也就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 。
如果大人没有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示范(或者不作为) , 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不可避免 。 因此 , 大人应该对不良行为承担至少与孩子同等的责任 。
建立情感依恋关系的重要性
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的李玫瑾教授 , 用一个个真真切切的案例 , 向天下的父母们道出 , 对孩子进行“心理抚养”的重要性 。
生命初期 , 孩子总需要依赖他人来满足需求 , 从而建立“依恋关系” 。 情感依恋关系 , 是父母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 它让孩子在漫长的生命中 , 无限地爱戴和尊重父母 。 也只有建立了依恋关系 , 孩子才会自愿地接受抚养人在管教和观念方面的影响 。
所谓情感依恋关系 , 就是花时间陪伴孩子 , 关心他的情感、他的内心世界 。 人 , 是情感的动物 , 即使物质满足 , 没有情感 , 也会受不了 。 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家会说 , 父母的无回应 , 对于婴儿来讲 , 就是绝境之地 。
而早期情感抚养 , 还有一个关键点 , 就是和孩子多交流 。 亲情抚养不仅会影响到语言发展 , 更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 而社会性发展 , 则奠定了性格的基础 。
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硫酸泼熊案 , 曾引起广泛关注 。 在公安局他给出的理由 , 更是令舆论哗然——“只想看看硫酸泼熊熊会是什么反应” 。 而他这个行为的根源 , 就源于他幼年时期的成长环境:
单亲家庭 , 妈妈是职业司机 , 从小由姥姥抚养 , 很少和他交流 。 为了方便照看 , 他从小被锁在家里 , 5岁之前 , 满眼都是积木和书 , 和外界的交流几乎为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