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上“智慧大脑” 农民变身“码农”


装上“智慧大脑” 农民变身“码农”



自动驾驶联合收割机、无人插秧机、免耕精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近年来, 智能农机从田间试验步入夏收夏种一线, 开启了“三夏”无人作业新模式 。
从曾经“黄金铺地、老少弯腰”到现在“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 随着智慧农业和“互联网+农机作业”模式的兴起, 农机装备应用正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 装备升级换代装上“智慧大脑”, 农民也摇身一变成为“码农”, 科技发展正不断革新着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 。
夏收田里“无人忙”
又到一年夏收时, 风吹麦田、鳞光四射的丰收景象遍布中国大地 。 农民常说, “夏收就是龙口夺食” 。 在各小麦主产区, 一到每年五六月份, 便可见到农民在田间地头抢收时“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 如今, 夏收有了新方法, 科技与农业的结合让收割机的工作效率提升 。 有的夏收田里甚至出现了“无人忙”的现象 。 乡亲们足不出户, 便可收获丰收的喜悦 。
【装上“智慧大脑” 农民变身“码农”】在河北邯郸磁县讲武城镇西陈村的麦地里, 村民马天强的手机里不断刷新着智能联合收割机实时传输的数据, 与此同时, 在自家金灿灿的麦田里, 一台台智能联合收割机马达轰鸣, 秩序井然地收获着新熟的麦子 。
与传统的联合收割机不同, 智能收割机上装有“金匣子”——不同的部件上安有多种传感器, 可以实时记录收割机的运行时间、收割量、运动轨迹等数据 。 有了这样的设备, 马天强便可以坐在家里只用手机充分了解当天田里的作业情况 。 他不禁感慨, 过去一台收割机上最少得3个人, 1个负责开车、1个丈量面积、1个收钱 。 如今, 几个人的活, 一个人就干了 。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 农业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
6月份的山东诸城上庄村烈日当空, 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麦田 。 此时, 金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队队员徐金华正驾驶着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 。 面对眼下巨大的收割量, 驾驶室里的徐金华却不慌不忙 。 仔细一看便会发现玄机:收割机的方向盘正在自动调整方向, 带动整台机器向前行进 。 原来, 这竟是一台能够自己“看路”、自己“前进”的智能收割机 。
这台长了“眼睛”的收割机拥有一颗高科技“智慧大脑”——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 。 搭载着这一系统的收割机, 可以利用卫星提供的高精度定位信息, 实现自动行进和自动避障的精准作业 。
徐金华驾驶的智能联合收割机刚刚驶过, 一台圆草捆打捆机便在雷沃M1204拖拉机牵引下, 紧随其后, 进行打捆作业 。 打捆机可以用自己的“嘴巴”将收割过后散落在地里的麦秸吸进机器里, 紧接着, 一个约250公斤重的圆形麦秸捆就呈现在众人的眼前了 。
相较传统农机, 智能农机装有远程监控和卫星定位设备, 并对相关检测数据进行实时上传, 对农机作业类型、轨迹、深度等重要数据进行记录并上传至服务器 。 播种、打药、收割等环节同一地块均可以实现数据共享, 通过分析数据, 即可全面实时掌握农机使用和农业生产情况 。
大设备干“精细活”
夏收结束, 夏种开始, 智能农机继续大显身手 。
在夏收完成的上庄村, 玉米播种正在整齐有序地进行着 。 一台自动驾驶的拖拉机牵引着一台4行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稳步行驶在田间地头 。 一个穴只播一粒种, 这款看上去粗犷的机器做的可是精细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