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场后勤保障 无人技术堪当大任( 二 )


再比如MQ-25无人加油机 。 该机又名“黄貂鱼” , 未来将为舰载机提供空中加油支持 , 让美军航母可以在更远离海岸线的海域发起攻击 。 去年8月30日 , 美国海军宣布波音公司取得了MQ-25A竞标的胜利 。 在美国海军发布的标书中 , 要求MQ-25能携带6.8吨燃油用于空中加油 , 在距航母930公里的位置为有人驾驶战斗机加油 。 典型情况下 , 能使战斗机作战半径增加560—740公里 。
走向战场前尚需解决多个难题
有专家此前对采访人员表示 , 无人机用于后勤保障 , 可以在环境恶劣、安全威胁高、物流资源匮乏的场景下使用 。 这不仅是手段的提升 , 更是能够弥补军事物流短板弱项 , 真正实现“门到门”保障 , 提升保障效率的倍增器 。
那么 , 使用无人机是未来军队后勤保障的新方向吗?
“经过此次演练的验证 , 我们看到无人智能化装备具有低风险、易操作、自主性、高效能等特点 。 ”毕光远对此表示 , “随着高新技术与军事理论的不断发展 , 为实现战争‘零伤亡’、应对非常规作战的需求、节约军费开支 , 无人化智能保障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未来将与有人装备一同并肩作战 。 但就目前来看 , 它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保障模式 。 ”
实际上 , 无人机智能化保障还需攻克一系列难题才能最终走向战场 。
“首先是全面提升改善装备的硬件性能 , 如研发抗干扰设备、高原小型发动机、水上水下支援保障装备等 , 确保在空中、地面、水面、水下等多维空间均能完成保障任务 。 在此基础上 , 要进行软件系统的升级优化 , 如飞控系统、定位系统、导航系统等 。 ”毕光远介绍 , “从目前看 , 我军无人化智能装备发展程度还比较低 , 今后要以满足后勤保障需求为牵引 , 加快做好顶层设计 , 通过统一规划、合力研发、合理利用军地资源等方式 , 强化人机密切协同 , 实现跨越式发展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