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公秋扇子丢,母秋热死牛”的说法,秋还有公母吗怎么分

关于公秋和母秋的说法,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网上搜了一下,大家也是各说各话,无有定论 。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
公秋、母秋之说,毫无疑问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观念 。这个观念是一切传统文化的基础 。
公母,说白了就是阴阳 。时间是有阴阳的,这一点,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能理解 。公秋和母秋,说的也是时间上的阴阳 。以单数定义的时间,是阳性,为公 。以双数定义的时间为阴性,为母 。
【民间有“公秋扇子丢,母秋热死牛”的说法,秋还有公母吗怎么分】公秋母秋,与立秋的时间相关联,这一定,也是无人否认的 。我们知道,现在立秋的时间是精确到秒的 。(这还只是基于人们的需要公布的数据 。实际上可以精确到毫秒纳秒 。)那么,公秋、母秋与立秋所在的月相关?还是日相关?还是时辰相关呢?这就是网上争论的焦点 。以日来说,是有阴阳的,一个月29到30天,单数为阳,为公;双数为阴,为母 。假如立秋的时间单数日,就是公秋;为双数日,就是母秋 。比如2020年立秋日为六月十八日,2019年立秋为七月初八,2018年立秋为六月二十六,它们都是双日,这大约就是母秋了 。2016年立秋日在七月初五,2013年立秋在七月初一 。它们都是单数,就是所谓的公秋 。这是阴阳与日相关 。
因为立秋的时间是精确的,就算在一日之中,不同的时辰也有阴阳 。大的方面来说,白天和黑夜就是一对阴阳 。一天以十二时辰划分,子丑寅卯之间也有阴阳,双数为阴,单数为阳 。假如以日夜为分,今天2020年立秋在上午九时06分03秒,应该是阳,以此为据,则今年的立秋应是公秋 。
我个人觉得,公秋母秋之说,不应该说的是日和时辰,而应该与农历中立秋所在的月份相关 。我们知道,24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分为24分而得到的 。现在的公历中,立秋的日子是大体的固定的,都在每年的8月7、8两日 。而中国古代历法中,是阴阳合历 。它的月份,是按月亮的晦朔变化而划分的 。每月只有29天多一点,所以365天的地球公转时间不是整倍关系,于是,就形成了五年再闺的闺月现象 。这样,农历中,有的年份12个月,有的年份,十三个月 。比如今年闺四月,全年就有十三个月 。这样,立秋这个节日在农历中时间就是不确定的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这就是,立秋只可能出现在两个月份中,一是六月,一是七月 。
为什么立秋只可能出现在六七两个月呢?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决定有 。自然界中的冷热变化,是阴阳观念形成的依据 。冷热变化的趋势不同,就形成了四季观念 。冬是冷,夏是热,春是由冷变热的过程,秋是由热变冷的过程 。这就是春夏秋冬四季 。一年大体十二个月中,每三个月为三季 。这个观念是随着太极阴阳观念的发展自然形成的 。所以,中国人的观念中月是从正月开始,季是从春天开始 。因此,春夏秋冬各有三月 。这样,中国人对于进入四季的时间,就有了两个阴阳互补,稍有差异的节点 。以月而论,六月为季夏,也就是夏天的最后一个月 。七月为孟秋,也就是夏季的第一个月 。这样,以阴而论,七月一日,就进入秋月了 。但是日是以太阳而论的 。到了立秋这日,才真正进入秋天 。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以月和日而论,进入秋天的时间是不同的 。中间有个短暂的时间差 。这就是中国文化对事物定义的不确定性 。当然,也有阴阳相同的时候,比如2014年的立秋就是农历的七月一日 。在这一天,在月份上,从季夏进入孟秋,从阳的角度,也进入了立秋后秋天的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