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孩子心理敏感,作为爸妈别做这三件事儿
当你的孩子开始步入学龄期的时候,他们成熟的不仅仅是各方面能力,其实,他们的心理也变得更敏感了,生活里的很多事情,都能影响到它,尤其是爸妈做一些过当的行为时,很有可能给孩子心理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因此,有这样的三件事儿,父母别做 。

1.争吵不断甚至会动粗
不管你多么不满你的另一半,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争吵个不停,你们的每一次吵架,对于孩子来讲就是一种不良的刺激,你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家庭并不稳定,他会有一种不安全感 。 如果你们不仅吵架,甚至又升级到动手,那么,这会让孩子的接近崩溃,一边是他心爱的妈妈,一边是他尊重的爸爸,两个他最重要的人开战,孩子的世界会特别没安全感 。

2.对生活的不满和抱怨说给孩子听
做这种事儿的往往是妈妈,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他们已经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当你让他知道你们的生活总是很辛酸,甚至动不动就过不下去,你这让孩子如何心安,他的注意力将会更多地去关注生活,而不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是忧郁的,让孩子对生活会产生一种厌倦的感觉 。

3.总是在孩子面前说偏激的话
不管是你对什么人不满意,或者对什么事情特别气愤,都不要在你的孩子面前说比较偏激的言语,要知道这个时期的他们,正是语言和心理发育的旺盛时期,你的偏激会让他们模仿和学习,难道你希望以后你的孩子也动不动就爆粗口,甚至暴力解决事情吧,所以,关注你的嘴,那些让自己爽而没什么用的粗话,还是别在孩子面前说 。
【学龄前孩子心理敏感,作为爸妈别做这三件事儿】学龄前意味着孩子们已经可以更好地去认知了,当你有上面的这些行为时,那么,你带给孩子心理的,都将是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你不要因为自己的坏行为而影响了孩子的未来 。
推荐阅读
- 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好,你试试这样给他加营养
- 孩子有坐不住的坏毛病,妈妈应该怎样教育?
- 不管是欺凌还是抑郁,家长最应该关注孩子情绪问题
- 孩子当然要善良,但没有锋芒,总会受人嘲笑欺负
- 乌鸡汤苦还能喝吗,刚生完孩子花旗参乌鸡汤能不能吃?
- 家长要培养孩子哪些素质,孩子才可以独当一面?
- 妈妈如何陪伴孩子?有质量的陪伴都要这样
-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共同进步才是最好的展现力
- 孩子被培养的再优秀,没有教养也不受欢迎
- 孩子差点出了危险,只因为家长这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