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6标准冻结,5G从能用变好用


R16标准冻结,5G从能用变好用



VR直播、沉浸式游戏、自动驾驶、低延时高可靠性工业互联网……这些理想中“人物互联”“物物通信”的场景, 正向我们接踵而来 。
日前, 在3GPP TSG第88次会议上, 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计划)宣布5G第一个演进标准R16(Release 16)冻结 。 这意味着各厂商可依据该标准进行相应产品的研发制造, 进一步丰富5G技术的应用场景, 也加快了全球5G网络部署的进程 。
中国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R16标准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特点, 实现了5G从“能用”到“好用”的过渡 。 该标准的冻结, 让5G不仅能进一步赋能千行百业, 还兼顾了效率、成本和效益等综合因素, 有望催生新的数字生态产业 。
R16标准是全球产业协作的结晶
如果说前10年, 人们致力于实现“人人有宽带”, 那么接下来的10年, 将是一个“物物联5G”的时代 。
为什么R16标准如此重要?众所周知, 3GPP定义了5G三大场景:增强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低时延高可靠性 。
R15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 侧重于增强移动宽带能力, 是移动通信核心网全面拥抱IT新技术的第一个标准, 具有里程碑意义 。
“R15标准的5G网络, 采用5G核心网进行组网, 首次实现了大带宽多天线、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新特性的标准化 。 ”项立刚介绍说,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 5G独立网络相比4G变得更快, 用5G网络看大片更清晰了, 打游戏也更流畅了 。
【R16标准冻结,5G从能用变好用】而R16标准是R15标准的“升级版” 。 在增强移动宽带能力方面, R16在5G已有功能上进一步提升5G频谱和网络利用效率、网络覆盖能力、业务带宽提供能力和业务感知 。
5G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从R15到R16经历了4年的时间 。 在R16标准相关规范的制定过程中, 全球共有30余家公司参与了5G超级上行核心标准技术讨论和标准制定工作 。 可以说, R16标准的形成是国际大合作的结果 。
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 及多个网络设备商、芯片厂商、终端厂商等, 也纷纷贡献力量, 承担起技术规范的立项、起草、提案、修订等大量工作 。 据了解, 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对R16标准的文稿贡献约占四成 。
据公开资料显示, 在R16标准中, 中国电信主导完成10项技术标准制定;中国移动提交技术提案3000余篇, 占全球运营商提案总数的三成以上, 主导完成15项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中国联通提交技术提案1000余篇, 主导完成6项技术标准制定 。
此外, 中国的终端设备制造商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 如OPPO共输出文稿1500余篇, 在多天线、载波聚合/双连接增强、终端节能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更是在多天线技术、工业物联网、车联网以及其他终端相关技术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Vivo也不甘落后, 提交了2000多篇R16技术提案, 为R16标准的顺利冻结立下了汗马功劳 。
新标准将进一步赋能千行百业
在5G定义的三大场景中, 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对低时延高可靠场景的支持 。
“4G技术能够实现低于100毫秒的网络传输时延, 在消费互联网的场景中应用绰绰有余, 然而距离工业场景的关键性任务的要求, 却还相差甚远 。 ”项立刚指出 。
此次冻结的R16标准的5G网络具备真正的系统级低时延高可靠性能力, 并实现了网络切片应用背景下的4G—5G互操作问题, 以满足智慧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