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 有生态才叫“智能”


智能家居 有生态才叫“智能”



参观者在北京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观看扫地机器人 。 陈晓根摄(人民图片)
在炎热的夏天,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奔向舒适的小家 。 在到家前10分钟, 空调已经开启了制冷模式;扫描指纹打开家门, 扫地机器人已经完成了清扫;动动手指, 舒缓的音乐从音箱传来;冰箱上的屏幕, 蔬菜和水果的保质期一目了然;把换下的衣服交给洗衣机, 它会选择最合适的清洗模式……
随着智能家居的研发和普及, 这样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 在人工智能助力下, 越来越多的家居产品实现智能化, 为人们提供了更高效和更舒适的生活体验 。 不过, 智能家居产品要想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还要解决生态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
入口之争日趋激烈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到2030年, 中国将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 其中, 家居作为与大众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产业之一, 无疑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 。
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 智能音箱目前成为全球各大厂商竞相布局的热点 。 亚马逊2014年推出智能音箱Echo, 并不断升级其功能, 如今它可以驱动众多智能家电, 只要搭载相关语音服务, 就可以实现智能交互;随后, 谷歌公司于2016年发布智能音箱, 开始加速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近几年, 苹果、微软等行业巨头, 也陆续加入智能家居的竞争行列 。
而在中国市场, 互联网企业同样展开智能音箱的抢位大战, 百度的“小度”、腾讯的“听听”、京东的“叮咚”、小米的“小爱同学”、阿里的“天猫精灵”……均迅速登陆市场, 取得了不俗的占有率 。
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表示, 大家现在比较熟悉的智能音箱, 在过去就是一个简单的小家电, 但今后会变成一个智能设备, 可以“听得懂你说的话” 。
在智能音箱的背后, 其实是语音助手的助力 。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与人工智能算法的提升, 语音助手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作用至关重要 。 在其帮助下, 用户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进入智能家居系统操作管理 。 随着硬件价格的降低, 全球智能音箱的销售形势不断走好, 有外媒分析称, 2018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有望突破5000万 。
促进数据充分共享
据研究机构国际数据报告(IDC)发布的报告显示, 全球智能家居设备今年装载量将达5.495亿台, 同比增长26.8%, 其中智能音箱和视频娱乐产品预计将占据71%的智能家居设备销量 。 从智能音箱到各类智能家电, 智能家居的“生态圈”正在形成 。
智能家居究竟是如何实现智能的?科大讯飞公司智能硬件业务部总经理张陈以洗衣机为例说, 要把人类从复杂的交互中解放出来, 需要进行至少两项升级, 一是嵌入智能语音交互为主的人机交互界面, 使得用户与洗衣机之间的沟通和人与人一样自然高效;二是洗衣机后台要具备学习能力, 在学习足够多的衣服材质和用户习惯数据后, 可以辅助决策合适的洗衣模式 。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 未来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三个:一是提高人类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催生很多新的硬件产品设备;二是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比如为居家养老提供助力;三是更大程度的智能化, 它不仅学习人类的一些习惯, 未来还有可能学习情感 。
业内人士指出, 目前以智能语音交互为主的新一代交互技术已经初步实现人与家居环境的顺畅交流, 关键的难点在于数据的共享打通 。 一个良好的智能家居互联体系, 需要共享数据才能实现, 即把建筑、物业、家电、手机、机器人等智能硬件设备、信息服务等连接在一起, 以家庭和用户为中心充分共享数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