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创造力的三招


培养宝宝创造力的三招



一只可乐瓶都可以用来干什么?一朵花和一只兔子有什么共同点?你会和孩子一起编故事吗?培养创造力其实不神秘, 搞懂大脑工作机制, 从生活小事你也可以培养孩子创造力 。
怎么与孩子互动?
背唐诗不会变成李白
视频里, 我唱个歌, 大家觉得挺高兴, 如果我上来就讲科学, 估计你就要睡觉了 。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祖先也唱歌, 我们的大脑对于唱歌反应很自然 。 可一说科学概念, 就跟背景噪音差不多, 你就自动进入睡眠模式了 。
我们的大脑什么时候最有效率?就是在面对我们的进化时相适应的那些环境, 面对几万年前祖先面对的那些问题时, 大脑运转得最快 。
那么, 现在什么样的场景跟那时最像呢?就是日常生活场景, 而不是算术、英语这些东西——后者都是我们的祖先从来不会想到的 。
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 。 一想到怎么让孩子更加聪明, 他们往往想那些聪明、有创造力的人做什么, 我也去做什么:
想让孩子成为爱因斯坦, 就让他看《小爱因斯坦》;
想让孩子成为李白, 就让他背《唐诗三百首》;
想让孩子成为乔布斯, 那就让他从小就开始琢磨商业 。
其实, 那些创造天才, 也不是从小熟读《唐诗三百首》、看《小爱因斯坦》的嘛 。 他们的创造力是小时候东游西逛, 在生活里面慢慢地晃荡出来的 。
比如李白, 小时候四大爱好:作赋、剑术、奇书和修仙 。
第一项作赋, 喜欢写文章、写诗;
第二项, 喜欢练武功;
第三项, 喜欢看奇幻小说;
第四项更神奇, 他把奇幻小说当真, 真的去修仙了 。
同样的, 乔布斯还学书法, 爱因斯坦物理课也不是满分 。 家长的误区在于:机械地培养孩子创造力, 而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 就没有办法来创造, 只能一筹莫展 。
你和莫扎特的创造过程是一样的
为什么没必要按照这些伟大创造家的方法来训练?
因为现代科学发现, 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创造过程和我们平常人的创造过程其实是一样的 。 换句话说, 我们在平常生活中, 其实也在不断使用创造力 。
比如, 你把家里新装扮了一下, 琢磨出一道新菜并在厨房把它炒了出来, 甚至你的孩子编了一个新谎言「骗」你, 这其实都是创造力 。
而这些创造过程, 跟莫扎特、爱因斯坦的创造其实遵循同样的过程 。
首先, 你要开始准备:寻找问题、定义问题;
然后找到相关材料准备解决问题 。
这个问题并不是在动用理性思维计算, 它会进入你大脑的后台进行孵化, 在潜意识里进行信息处理 。 忽然之间, 「叮」的一声, 你头脑里的灯亮了, 一个主意出来了 。
但这个时候, 并不是说明你有了一个好的创造, 我们还要对它衡量, 看看这个主意是不是真的好用实用 。
以上就是一个创造力的简单过程 。
抓住日常生活小事
培养孩子创造力
艺术家、科学家的创造过程, 也会出现我们普通人的日常创造过程中, 所以, 如果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完全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 。
我就经常用一些小方法来跟孩子玩, 培养他的创造力 。 举几个例子:
发散性思维:怎样杀死一只蚊子
我们都知道「发散性思维」 。 有次, 我问 6 岁的儿子, 一个空的可乐罐它有什么用?他说, 可以装水, 还可以装牛奶——这答案显然发散性不够 。
我作为一个父亲, 很担心孩子没有创造力, 于是我百般诱导, 他苦思冥想后说:「啊, 我想出来了, 还可以装酱油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