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威胁听力的隐形杀手

【警惕威胁听力的隐形杀手】

警惕威胁听力的隐形杀手



第二看台
日常通勤的地铁上, 你是否总用耳机听音乐看视频?到家后, 是不是会打开游戏调大音量, 跟着兄弟一起吃鸡?在喧嚣城市中, 低头族们不仅离不开手机, 不知不觉耳机也成为生活必需品 。 3月3日是第二十个“中国爱耳日”, 每年的“双三”这一天命名为“爱耳日”, 是为了提醒人们关爱双耳, 然而形势并不乐观 。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正面临着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 。
听力下降的征兆有哪些?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有助于保护听力?近日, 采访人员专门采访了相关专家 。
“主流之症”乃炎症
“炎症、先天遗传、肿瘤、噪声、药物以及一些罕见性疾病均有可能对耳部和听力造成损伤, 其中炎症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龚树生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在该医院接待的耳部疾病住院患者中, 中耳炎患者约占60% 。
“除了中耳炎, 噪声性耳聋也是常见的耳部病症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宁宇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该院职业病科曾接收到很多在噪音作业环境下工作的患者, 如来自钢铁厂、矿厂、嘈杂的织布机厂、机场等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之中的工人 。
在王宁宇看来, 一些药物对耳朵也可能存在威胁, 被称为耳毒性药物 。 目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近百种, 临床中最常见的当属氨基甙类抗生素 。 现有研究表明, 氨基甙类药物对听力的影响因人而异, 有些人携带对该类药物高度敏感的基因, 有可能注射一剂就会致聋, 然而没有携带对此敏感基因的人, 可能用药时间长达半年也不会引起听力损伤 。 “因此, 医师对耳毒性药物应引起高度重视, 有相应家族史的病人也应及时告知医师, 为医师科学用药提供准确信息 。 ”
多重征兆应警惕
“听力出现问题的先兆可分为以下三类:听声困难、能听到声音却听不清楚、理解不了对方说了什么 。 ”王宁宇告诉采访人员, “以上概括的三类先兆, 分别对应外耳、中耳, 内耳, 中枢在听觉传输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 ”王宁宇说 。
具体到不同人群又有哪些蛛丝马迹呢?“可以从人与人之间交谈时的距离远近、说话时的音量大小中对比和观察 。 ”龚树生告诉采访人员, 通常成年人以正常的音量在4米远的距离对话应该能够听清楚, 如果听不清楚且平时自己的说话声音偏大, 有可能已经出现了听力下降的问题 。 对于老年人来说, 如果经常要求重复或者提高音量才能理解表达者所说的内容, 则应引起高度警惕, 原因在于器官衰老常引起老年性耳聋 。 医院对于刚出生的婴儿都会进行听力早期筛查, 此后定期的听力筛查十分必要 。
“家长尤其要注意孩子的一过性耳痛症状, 即持续时间短暂的耳痛感, 如果睡眠时还伴有张口呼吸、打鼾等现象, 家长应立即关注孩子的听力 。 ”龚树生表示 。
三大“杀手”需远离
“噪音无疑是威胁听力的一大隐形‘杀手’, 应避免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的声音环境中 。 ”王宁宇指出, 85分贝大约为汽车在交通繁忙的马路上穿梭的声音 。
“高音量的音乐也不例外 。 即便它不属于噪声的范畴, 但是也会对听力造成损伤 。 ”龚树生表示, 应尽量少去KTV、酒吧等播放高强度音乐的场所 。 有研究发现, 在乐队工作时间越长的乐手, 其听力损失发生的比例越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