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科技小院: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全国没有哪个大学和我们一样 , 把学生放在农村锻炼整整两年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科技小院”创始人之一李晓林说起这句话 , 底气十足 。 在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硕士培养规划里 , 学生须有两年时间待在曲周县的田间地头 。
几年前 , 河北省曲周县王庄村粮食亩产八九百斤后 , 无论上多少肥也不再增产 , 而此时 , 距离王庄村仅几里地的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田的玉米 , 亩产最高已达1600斤 。
王庄的老支书王怀义找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 , “该浇水的浇水 , 该上肥的上肥 , 不管使了啥法子 , 可地里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 你们得帮我看看 , 怎么把粮食产量提上去” 。
“找块试验田 , 推广新技术 , 产量自然就会上去 。 ”这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最初的想法 。
随后 , 中国农业大学老师在王庄挑选了150亩地 , 做“百亩核心示范方” , 与村民们的传统种植进行对比试验 。 2011年北方遭遇大旱 , 让王庄的小麦受到了影响 。 面对这种极端天气 , 张宏彦和科技小院的学生一道 , 开出了一个个分类下药的“妙方”:小麦长得弱的 , 提前管理;长势一般的 , 在拔节初期管理;长势好的 , 在拔节中期管理……
麦收时节 , 王庄小麦产量平均亩产达到1320斤 , 创造了“旱年高产”的奇迹 。
一边是农民的地 , 一边是科技小院的试验田 。 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的同时劳作 , 被农民看在眼里 , “为啥学生娃就能高产呢?”
当地村民有一个浇地的习惯 , 过了正月初六便开始给小麦浇水 , 王庄科技小院学生赵向阳坦言:“但是 , 这样并不科学 。 ”
采访人员第一次采访王庄科技小院时 , 还没过正月十五 。 赵向阳总能看到一些村民扛着铁锹 , 要去地里给小麦浇水 。 他每次都会本能地拦住他们:“大叔大婶 , 这个时候还不能给麦子浇水 , 不仅浪费水 , 还会影响小麦产量 。 ”
“年年都这么浇 , 怎么就影响产量了?”村民们振振有词 。
“冬小麦有两个分蘖期 , 一个是冬前 , 一个是冬后的返青期 , 一般情况下 , 冬前分蘖为优势蘖 , 完全可以保证高产需要 , 而返青的分蘖成穗率 , 多数为无效分蘖 , 保证高产的关键措施就是推迟给小麦浇水上肥 , 这一项技术叫作‘水氮后移’ 。 ”
村民们听完 , 将信将疑 。
“技术好懂 , 但推广是难题 。 ”赵向阳在王庄科技小院待了近两年时间 , 需要一对一、手把手帮助农户更新技术 , “有的时候不盯着 , 一项关键环节没跟上 , 提高产量的努力可能全白费了” 。
这几年 , 小麦的产量不骗人 , 农大师生的能力“看得见、摸得着” , 科技小院则成了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 。
【科技小院: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我种了几亩西瓜 , 长得不好 , 怎么没等成熟就开裂了?”
“我家苹果树上肥上得多 , 为啥产量越来越低?”
“我家葡萄掉果多 , 损失惨重 , 怎么办?”
此前 , 李晓林既没研究过西瓜 , 也没种过葡萄 。 但他认准一个理儿 , “只要村民们有需求 , 就应该围绕实际需求去转型 , 科研服务的项目和圈子就应该扩大” 。
按照“边学边干”的思路 , 专门研究西瓜、苹果、葡萄种植技术的科技小院分别在后老营村、相公庄村、前衙村成立 , 来自农大植物营养学的专业硕士 , 全都“下沉”到一线 。
“学生能解决的问题 , 会第一时间帮农民解决;不能解决的 , 可以询问我校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 , 甚至全国兄弟院校的同行 。 ”李晓林说 , 科技小院的技术支撑“绝对一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