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引领产业发展( 二 )


从原创概念提出到硬科技投资实践,作为硬科技理念的缔造者,中科创星在诞生后的6年里,创新探索出了“人才+技术+服务+资本”四位一体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服务模式,开创了科技成果转化与资本投入的新路径 。
“但这还远远不够 。 ”米磊说,中科院110多个研究所应该有更多的硬科技成果得到转化 。 他认为,发展硬科技,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像硅谷,只要生态好,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科技创新企业 。 然而,这也是目前国内最为欠缺的 。 “社会投资更偏重模式创新,很少有人愿意关注硬科技 。 过去我们中科院很多科学家创业拿不到社会资本的支持,大量科研成果难以落地,不能实现其价值 。 ”
硬科技投资不同于一般投资,风险大、周期长,因此许多资本望而却步 。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海生告诉采访人员,根据科学和技术的不同,科技工作往往分成3类,一种是基础研究,就是没有特定的商业目标,以探索规律、发展原理和提出理论为主的科学活动;一种是技术研究,把科研成果用在生产工程上的技术创新活动;一种是应用研究,以工程为目标,探索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应用 。
“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体,最重要的是生产出产品,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陈海生说,科研工作是如果有1%的可能,就可以付出100%的努力,而产业化是只有经过100%的论证才会投入,两者对风险的要求不同 。 投入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科研工作投入的是经费,完成目标和任务就可以了,但是产业化就有投资回报的要求” 。
“科研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路’,讲的就是科学技术通向产业化的过程中存在鸿沟 。 特别是硬科技更需要长期的投入,如果不能跨越这个鸿沟,就无法走向市场并转化为生产力 。 ”陈海生表示 。
“硬科技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我国科研转化呈现上游宽、下游窄的特点,科研成果产业化较薄弱,所以必须打造资本海洋与知识海洋的‘运河’体系 。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乐斌表示 。
支持自主研发项目
据米磊介绍,“北京硬科技基金”将主要投向中科院相关科研院所以及国内重点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面向下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以自主研发为主,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创技术项目 。
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被复制和模仿的难度较大,并且有明确的应用产品和产业基础,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 在硬科技领域探真知、出成果、促发展,并且为原创科技成果转化、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这是硬科技投资坚守的理念 。 “目前中国已经到了从模式创新转向科技创新的时代,我们国家现在需要更多硬科技 。 ”米磊表示 。
【硬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北京硬科技基金将借助政策机遇,以及中科院和著名高校的科技资源及地缘优势,致力打造首都硬科技创业生态,服务科技强国战略 。 “政产学研都是硬科技生态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硬科技生态做好 。 ”米磊说 。 (采访人员 沈 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