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收运让垃圾不见天不落地


科学收运让垃圾不见天不落地



走进安徽来安县乡村,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的两个颜色不同的垃圾桶格外引人注目,绿色桶上标着“可腐烂”的字样,灰色桶上标着“不可腐烂”的字样 。 这两个小小的垃圾桶,正改变着来安县村民乱扔垃圾的陋习 。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一度是来安县乡村环境的真实写照 。 2012年,来安县开始以市场化改革为切入点探索农村垃圾治理,经过几年实践,逐渐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2017年,来安县被住建部列入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 现在,一幅“山清水秀、整洁有序、环境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图景正在来安县徐徐展开……
安徽来安县乡村美景 王家国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安徽来安县三城镇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美丽新家园”主题活动,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课堂 。 光明图片
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机制建起来
“垃圾围村”曾经是来安县农村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 由于来安县农村地域广阔,自然村庄多且分布较散,增加了农村垃圾治理的难度 。
面对难题,来安县以市场化改革为切入点,采取“市场运作、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工作方法,探索建立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买单、市处理”的“组合收运”处理模式,实现了乡村环境保洁常态化、专业化 。 该模式被住建部列为农村垃圾治理三大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 。
“‘组合收运’模式将垃圾收运全面推向市场,由政府向社会公开招标,购买服务并进行日常督查考核,使城乡环境保洁公司化 。 过去政府‘花钱养人养事’变为‘花钱购买服务’,有效解决了以往乡镇自聘人员保洁投入大、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 。 ”来安县城市管理局局长胡志斌说,2015年来安县自然村庄环卫保洁已全部进行市场化改革 。
源头分类减量—“桶换桶”保洁—“桶装车载”收集—压缩转运—焚烧处理,来安县这一套科学的垃圾收运模式,实现了垃圾不见天、不落地,真正解决了农村垃圾清理难、收集难、转运难、处理难、长效保持难五大难题 。
在施官镇西武村,每天早上6点半,滁州市金迪奥保洁公司的保洁员闻昭余都会开着桶装电瓶车,挨家挨户收集垃圾,上午收可腐烂垃圾,下午收不可腐烂垃圾 。 他告诉采访人员:“除了收集4个自然村每家每户的垃圾,还要对区域的路面、沟渠等进行全方位监控,收完垃圾送到镇里垃圾转运站,一天要装6大桶 。 ”
年过花甲的董自林是该保洁公司西武片区的主管,他每天的职责是片区村庄巡查,检查保洁员清理垃圾的情况 。 如果发现保洁员收集分类不到位,就及时督促他们整改 。
“以前,村里卫生状况很差,垃圾随处可见 。 ”西武村党支部书记张荣志说,“现在,由专业化保洁公司负责清运,彻底改变了乡村环境脏乱差现象 。 ”
目前,在来安城乡作业的保洁公司有10多家,乡镇垃圾中转站11个、村庄垃圾集中点1299个,垃圾桶17011个、电动保洁车800辆、压缩式垃圾运输车27辆,来安县基本实现了城乡环境治理一体化、全覆盖 。
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会烂的扔绿色的桶,不会烂的扔灰色的桶 。 ”三城镇涧里村的李大爷每天都会将垃圾分类后丢进相应的垃圾桶 。 负责该片环卫的项目经理徐光玲说:“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跟他们说可回收、不可回收,不一定听得懂,但会烂与不会烂,一听就明白 。 这样的分类标准虽然不准确,但通俗易懂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