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话流传极其广泛,这句话就是:三思而后行 。
【有句老话,三思而后行,这里面的三思是什么是思危思变思退么】意思是:做事谨慎,小心稳妥,教我们做事前多思考、考虑周全 。其中,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
说起这句话,可谓是妇孺皆知,连小学生都知道 。但是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虽然这句话知道的人极其少,但这句话才是关键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句完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原话出《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季文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相当于后来的丞相,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军政大权 。季文子虽然手握鲁国军政大权,但是却十分清廉,达到了“妾不衣帛,马不食粟”的程度,就是说自己的妻妾不穿丝绸衣服,都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穿粗布衣服,自己的马匹也不用粟米喂养,而用青草 。当时有人劝他这样很丢面子 。但季文子却说,人人都拥有非常高尚的品德,这才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最宝贵的荣誉 。正是因为季文子的廉洁奉公,一心为国,深受鲁国国君信任和重用,一连三任鲁国国君都拜为正卿,共干了33年 。
那为何会因为一句“三思而后行”引发争议呢?这就应了那句古话,叫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季文子有点诸葛亮的劲头,过于谨小慎微,不论大小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因此,引发了孔子的评价,在“三思而后行”后面有了——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
这个“再,斯可矣 。”是什么意思呢?“ 通常都有4种解释:
第1种认为是再参考一下过去的经验就行了 。
第2种认为是考虑两次就足够了 。
第3种则认为是再多思考几次,才行啊 。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此也做过一番分析和解释,认为孔子针对季文子的不管大小事都“三思而后行”的行为是不赞同的,所谓“三思”,是指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可如果什么事都“三思而后行”不仅不利于事情的顺利进展,反而显得磨磨唧唧,还耽误事 。
这里孔子的感叹显然不是第1种的解释借鉴以往经验,也不是第3种解释再多考虑几次,他的意思是更接近第二种 。
我们生活中的百分之九十的人,一生都在“三思而后行”中碌碌无为,庸碌一生,有的人甚至到死还在告诫自己的子孙要“三思而后行”,却不知道世上的富贵都是险中求的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秉承“三思而后行”却一生庸碌无所作为,而“再,斯可矣”的人却基本上都能取得不错的人生和成绩 。
正是因为孔子看到了多数人惯于“三思而后行”这样一种现象,所以才指出凡事不必三思,再思就可以了 。我们常说古人僵化死板,但我们何尝不是?不仅如此,还习惯于断章取义 。但是在面对这个朱熹所改造的儒学时,我们却没有了“三思而后行”的风度,直接就把帽子扣在了孔子头上,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
我们应该怎样读经典?欢迎留言讨论 。
常言道:三思而行 。
这句话在古装剧以及现实生活中都会用到,很多人对着这个“三”,都有着抹不去的心结,这个“三”到底是什么意思 。
孔子曾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 。少而不学长无能;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这里的三思是指学习知识的不同阶段,年少想要有智慧就要好好学习,年龄大了,学会了知识,才能教会下一代传递知识,这里并没有指出三思而行的具体含义 。
推荐阅读
- 农村有句俗话:“吃桃养人,吃杏害人”是什么意思杏子真的不能多吃吗
- 如何看待韩国旅游发展局发布的宣传片中出现“韩国有句古话叫百闻不如一见”
- 中年人每天睡眠时间是多少
- “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老话有理吗今年什么时候出伏
- 2020年10月星座运势,白羊座收获惊喜,金牛座需三思而后行
- 农村老话"清明西北风,春旱难下种,这真的要变成事实吗
- 水瓶女气质很干净 气质最干净的三大星座
- 越老实越容易被欺负 你越老实别人越欺负你
- 女生主动搭讪男生技巧,如何主动和男生搭讪
- 老话说钱财散尽福自来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