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是容易被忽视的?孩子长大以后,独立性强了,很多家长开始更多地担心孩子在生活细节上的问题,如孩子会不会吃坏肚子 , 夏天担心孩子中暑,冬天担心孩子少穿衣服生病等这些细碎的小事 , 剩下的就是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问题 。至于孩子的心理安全,是很多家长根本没有想到的问题 。
那么特别容易被忽视的十大儿童心理问题有:
1、孩子爱撒谎 。
因为之前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的反应过度了,孩子害怕 。
2、孩子不自信 。
因为家长给孩子的批评太多,鼓励太少 。
3、孩子总爱黏着父母 。
因为家长给孩子的关注不够多 。
4、孩子脾气大 , 爱生气 。
因为家长对孩子肯定太少 , 要求太高,让孩子心里的不满太多 。
5、孩子有暴力倾向 。
孩子在模仿家长的行为,因为家长的言语和生活里有太多的暴力行为 。
6、孩子不关心别人的感受 。
因为家长从来不关心孩子的感受 。
7、孩子嫉妒心太强 。
因为家长太爱拿孩子跟别人去比较 。
8、孩子太胆小 。
因为家长经常包办代替,替孩子做了太多的事情 。
9、孩子不敢给自己争取利益 。
因为家长总是在公共场合训斥孩子 。
10、孩子爱拿别人的东西,但是自己也有 。
因为家长给孩子买东西,从来不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
家长该怎么办:
1、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孩子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
2、端正父母教育态度 , 从思想上认识对孩子的溺爱、娇宠 , 只会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 。父母要树立起纠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认识到只有教育得当,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发展 。
3、平时,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让他(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她)自己想法解决 。当然,开始时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更加胆小 。
4、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 使孩子敞开胸怀,开拓眼界,还要教给孩子适当的技能 , 如唱歌、绘画、手工等,使孩子坚信自己并不笨,从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小伙伴的活动 。
5、鼓励孩子与人接触交往 。可以多带孩子到各种集体场合,别人表示的对孩子的友好尊重 , 能使他感到快乐,孩子也会注意与人交往 。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龄伙伴多接触 , 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他做小主人 。平时注意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 。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有些是很容易被家长们忽视的 。
一、抑郁症 。
抑郁症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比较难察觉 , 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可能对孩子伤害极大 。现实中,有不少孩子深受抑郁症的困扰,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被当作是青春期的叛逆行为,从而错过了治疗机会,最终引发悲剧 。
抑郁症的典型表现:
1、经常情绪低落、总是表现得很悲观;
2、不愿意过多与人沟通;
3、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什么也不想做;
4、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 对自己产生怀疑;
5、经常失眠,食欲降低 。
二、学习障碍 。
其实孩子厌学逃课,考试成绩跟不上,不一定是态度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指在接受正规教育的条件下,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能力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表现出明显困难,因此难以适应正常的学习进度和要求 。而造成学习障碍的可能是个人心理因素,也可能是家庭因素 。
学习障碍的典型表现:
1、孩子的智力正常,学习表现却远不如同年龄的孩子;
2、孩子很想学,也很努力,但学习表现却还是不理想;
3、孩子有学习困难已经持续一段时间 , 比如一个学期 。
三、焦虑症 。
焦虑不仅仅会出现在成年人的身上,孩子也可能深受其扰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以过度、持续性的担忧和恐惧为主要表现,还可能伴随心律加快、呼吸加快、出汗、发抖、虚弱、疲倦、睡眠困难以及肠道问题等躯体表现 。
焦虑症的典型表现:
1、学习成绩下降、不愿与同学及老师交往,或由于焦虑、烦躁情绪与同学发生冲突,继而拒绝上学 。
2、对未来过分担心,担心学习成绩差、怕黑、怕孤独 , 常为一些小事烦恼不安、焦虑 。并且缺乏自信 , 对事物反应敏感 。
四、多动症 。
孩子上课爱做小动作,作业不认真,也未必都是品行问题,很可能是由于多动症 。多动症的患者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常常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 。
多动症的典型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 , 保持专注的时间很短,经常心不在焉,丢三落四;
2、很难保持安静,小动作很多,不分场合地嬉戏打闹;
3、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难以适应正常的学习进度和要求 。
孩子有哪些心理是容易被忽视的?
1、学习障碍导致学业困难
许多家长把孩子做作业拖延、注意力不集中归结为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不用功等原因,但可能是孩子存在学习障碍 。存在学习障碍的孩子的智力水平方面和正常孩子没有差别,但他们在听、说、读、写和自我控制和情绪的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比较常见的儿童学习障碍,包括阅读理解障碍、写作障碍、数学学习障碍、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等 。孩子会普遍在班级成绩偏低,在学校或成长环境中面对更多的孤独感和挫败感 。
2、难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我没有知心朋友?”“为什么他们总是嘲笑我?”许多孩子会陷入这样的困扰中 。人际相关的问题通常是中小学学生心理咨询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我觉得我在班里格格不入,不知道如何融入进去,每次都是话题终结者,我感觉特别孤单 。”每个班级当中都会有那么几个“游离在外”的孩子 。
3、情绪过于低落或波动剧烈
很多孩子自我评价很低,总觉得自己很差劲,情绪持续低落 。也有很多孩子情绪过于急躁火暴,常有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呢,脾气这么大!” 他们表现为抑郁、冷漠、易幻想或情绪波动剧烈;过分焦虑,引起敏感、多虑、多疑、害怕,过分依赖父母等问题 。
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是容易被家长忽视的?
首先就是抑郁症,它像一个隐形杀手,难以被察觉,却对孩子伤害极大 。
现实中,有不少孩子深受抑郁症的困扰,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被当作是青春期的“叛逆”,小孩子的“矫情” , 从而错过了治疗机会 , 最终引发悲剧 。
典型表现:
1.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悲观;
2.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言语减少;
3.兴趣、精力减退或快感缺失,什么事都不想做;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能力越来越差;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
还有就是学习障碍:孩子厌学逃课,考试成绩跟不上,未必是态度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学习障碍 。
学习障碍是指在接受正规教育的条件下,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能力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表现出明显困难,因此难以适应正常的学习进度和要求 。
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数学障碍等 。造成这些障碍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个人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 。
典型表现:
1. 孩子的智商不差,但某些学习表现却远不如同年龄的孩子;
2. 孩子很想学,也很努力,但学习表现却还是不理想;
3. 孩子有学习困难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一学期或一学期以上);
4. 孩子需要特殊的学习方式才能学会(例如:将文字画成图像才能理解) 。
孩子有了心理问题,家长要学会倾听,
家长的忽视和不理解 , 往往是造成悲剧的根源 。作为家长,你是否真的了解孩子?你知道孩子究竟想要什么?他最近在想些什么?
请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相处,多一点倾听,少一些说教,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理解,建立更融洽的亲子关系 。
现实中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学习这些可以看到的东西,很容易忽视掉孩子的心理健康,等到孩子长大了,父母才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甚至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恶劣起来 。在此提醒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具体地看看下文的介绍 。
当孩子出现以下心理问题时,家长要注意了:
1、心理压力问题
儿童青少年们处于大脑发育逐渐成熟阶段,面对各界传来的压力 , 是有一定的感知能力的,比方说"父母希望孩子独占鳌头"、"老师希望孩子成绩提高"、"同学之间的竞争"等等 。如果长时间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就会造成孩子厌学 , 不听家长话,焦虑等问题,严重点的还会造成行为问题出现:自我、逃学、以违反校规为乐等等 。
2、人际关系问题
其实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可以分为三大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以及师生关系 。家长们很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另一个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了 。父母可能会与孩子在小时候产生一些当时并不突出的问题,但是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就受到了特别大的影响 , 导致了亲子关系日渐困难,孩子也变得沉默寡言,不与任何人交流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定会影响到以后孩子走出社会的发展 。
3、性心理问题
有调查显示,如今孩子的日常生活水平与营养状况越来越好 , 青少年性心理与青春期也在不断前移 。青春期的生理巨变,也必然引起了青少年们感情状态上的波澜 。可是,这样隐私的问题,害羞于告诉任何人,只能隐藏在内心,时间久了也是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负面状态的 。
这3个原因很容易让孩子出现精神心理问题,家长需要重视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最敏感和最容易崩溃的时候 , 所以家长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要弄清楚原因,之后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 谨记不要盲目的采取武断方式处理 。
2、高二学生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高二学生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孩子上高中了,自然就更加关注这些方面的信息,在高中阶段 , 每一个年级孩子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每一个变化,做到主动去了解孩子,引导孩子 , 相信孩子,帮助孩子能很好的渡过高中三年的难忘生活 。现在有许多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注孩子的高一,往往忽视了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 , 我借鉴大家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念,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1、高二学年在整个高中学习中的地位 。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学生成绩分化的分水岭 , 学生的成绩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 。在这一年里学生必须完成两个转变:
第一,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经验型水平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理论型水平转变,到了高二年级这种转变要初步完成 。
第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初中,由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 , 获取知识主要是从教师那里被动接受 。到了高一,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对老师的依赖还是比较重 。直到高二 , 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 , 获取知识一方面从教师那里接受,但这种接受也应该有别于以前的被动接受,它是在经过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接受 。另一方面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 。学生能否顺利实现这两个转变,是学生成绩能否突破的关键 。
2、学习上不稳定,心理问题增多 。
高一新生刚入学充满了新鲜感,因兴奋心情会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而高三的学生由于面临高考,内动力增强,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 。高二阶段似乎热情已经淡去 , 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 , 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有的学生会幡然醒悟 , 奋起直追 。有的学生则出现倦怠、厌学、焦虑 。因此高二学生会出人意料的出现成绩迅速跃升或大幅下滑 。
3、差距拉大 。
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优秀生因成功而获得自信,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困难的学生屡遭挫折,产生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的心理;中等水平的学生,一部分坚持不懈,一部分目标模糊 。因此容易拉大差距 。
4、偏科明显 。
原本就有弱科 , 历经高一一年,深知弱科对总成绩的影响,虽下了很多功夫但收效甚微,进入高二再次遇到较难的章节,其学习上的漏洞愈加彰现,开始出现畏难情绪,易导致弱科更弱 。
5、干扰学习的现象增多 。
违纪现象增多 。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管理措施,不再像高一那样畏惧纪律处罚,容易出现自由散漫,既影响了学习,也给管理增大了难度 。
早恋现象增多 。高二是高中阶段恋爱发生率最高时期,其中有生理发展和社会影响的因素,还有其心理原因 。他们承受的压力增大 , 由于家庭、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不够,他们企盼获得被珍惜、关爱的感觉,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仿成人谈恋爱 。但关系处理起来容易产生纠葛,导致精力投入很大影响学习,甚至成绩会大幅下滑 。
每年新大学生们回首自己的高中生活时,常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上高一时 , 觉得新鲜,忙着适应;高二没好好学,忙着玩了;高三知道学,想学 , 又来不及了 。从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高二是高中生活的关键,高二年级可以说是高中三年中最难把握的一年,没有一年级的新鲜感也没有三年级的紧迫感,刚升入高中一年级时彼此不很熟悉,要交新朋友,要适应高中生活,要找到在新集体中的位置,这一切都做的小心翼翼;高三时由于高考的迫近,外界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对高考的思考又让他冷静下来,想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高一下半年和高二年级,学生在班级的位置大概确定 , 距离高考又遥远,同学之间也特别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做法都产生了,是最容易玩的疯走的远的时候 。
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二年学生的心理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从思维品质上看,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已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个人智力特征也逐渐显现出来;个人思想道德正在逐步形成,对异性的关系逐步趋向理智懂事,个人思想和行为呈现能够理智控制的特点 。与学习的关系:
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在理科学习上显示一定优势 , 平时思考问题喜欢感性和形象思维的学生逐渐对理科有畏惧的情绪 。
高二的学生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已基本形成,与成绩的关系极大 。对于这一点 , 他们是有足够的理智认识的 。因此,我们让他们清楚看待自己,明白情绪、情感、个性与学习、与自己的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让他们清楚周围的同学 , 看看成功的同学,从同学的成功中得到启发,自觉地加强自我管理,积极地互相管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必要的 。主要问题有:
1、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 。
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 。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而他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在这个时期 , 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他们给予高度的关注 。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的高考,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 。相反,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 , 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 。
高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 。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 , 产生焦虑 。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 。我们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衣食住行,更要关注孩子精神上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心理动态 。
2、恋爱现象增多 。
高二是高中阶段恋爱发生率最高时期,其中有生理发展和社会影响的因素,还有其心理原因 。高二学生所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越来越多 , 他们非常需要理解和关心 。然而,由于家庭、学校对他们的关注不够,导致他们只能从外界获得关爱的感觉 。有些学生谈恋爱就是要寻找一种被爱、被重视、被珍惜的感觉 。其次 , 受电视、电影、网络等影响,很多学生把爱情过于美化、理想化,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仿成人谈恋爱 。
对于学生的早恋 , 总是让很多家长头痛 。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早恋为孩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考虑其不可抹杀的固有的特性,对孩子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 。对此,我们可以注重跟孩子说明早恋的原因和它将给早恋者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对已经早恋的学生给予理解和加以正确的引导 , 尽量将他们恋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
学生的思想特征
随着生理及心理的逐步成熟 , 随着学生社会交往的逐步增多,学生思想品德逐步走向相对成熟与稳定,社会意识迅速发展并逐步趋向相对成熟 。学生也正逐步确立自己的理想,其趋向也呈相对稳定 。但还是呈幼稚的特点,思想品德与行为表现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或走极端 。
与学习的关系
个人道德及思想意识的形成,其实就是学生形成了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看法 , 就是学生形成了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思想 。此时,有的学生对他人形成不良的看法,于是有内向、不善交往倾向;有的学生过于外向,控制不住自己,干扰影响了他人 , 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给班级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
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
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 , 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即所谓优生和差生 。对优生来说,由于之前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 , 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 , 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 , 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 。如学习上 , 有的学生开始失去信心 。充满沮丧、灰心情绪,完全放弃了取得好成绩的愿望,破灌破摔,沉溺于不良情绪之中 。思想上出问题的也不在少数 。如个人价值追求方面的问题,有的学生开始不思进?。巴枷砝?。控制不住自己而整宿在外打网络游戏等 , 包括犯罪都有可能发生 。
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我们既要严加管理,同时又要有足够的宽容 , 指点他们积极地矫正自己,不再犯错 。我们要清楚,人没有一生顺顺当当的!
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
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我们要给予肯定,使他们更加积极上进 。对于学习中等水平和较差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避免过高的期望;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肯定他们所拥有的发展潜能,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
2、偏科现象严重 。
高二学生面临着分科的压力,可是分科之后,选艺术的对文化课不重视,选理科的学生,对文科的学习不够重视 , 在文科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选文科的学生同样存在轻视理科的学习的倾向 。一科拉后腿 , 会使自己在会考中吃大亏 。
家长要关注孩子是否存在偏科现象,引导孩子认真地对待每一科的学习 , 才不致于会考时后悔莫及 。
建议家长对孩子特别关注些什么,怎么做?
第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正确对待成绩变化,始终做孩子的坚强后盾 。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没有反常的状况,每天都愉快地学习就可以 。家长要细心观察,一旦出现反常,家长一定要重视 , 和孩子谈谈或者找老师交流 。
现代教育观提倡综合教育,对孩子多鼓励 , 及时予以肯定和恰当的帮助,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家长应肯定他的进步,就是肯定他的自信心,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孩子出现问题时也要艺术的和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
第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正确地加以疏导和引导、
第三,家长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 出现感情方面的现象也很正常,千万不要采取过急的言语和行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帮助孩子确立目标,对未来充满希望!
;
3、青少年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有:早恋、网瘾、社交恐惧 。
1、早恋
早恋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在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心理转化为实践,同时,这件事被中国家长发对的行为 。
对于早恋一直存在两种声音 。一种认为,早恋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坚决反对,以思想传统的家长与应试教育界的一些人为主 。然而,还有一些教育学家与家长认为,早恋是有利于孩子对男女关系的探索与学习 。
2、网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以及网络消费普遍化和低门槛,出生于新世纪的00后,他们伴随着网络文明的发展成长,手机、IPAD已经归入孩子的“玩具“和”娱乐“ , 强大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的驱使下,新生代青少年成为中国网络文明不可忽视的一股势力 。
然与成年人不同的是,青少年在接触网络文明时,其对于社会的认知、价值的判断、道德的判定仍处于发展甚至萌芽阶段 。在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里,青少年自我控制的意识薄弱,容易陷入沉迷和诱惑 。
3、社交恐惧
在2018年,北京大学医学院心理卫生中心对全国范围的中学生进行了社交恐惧症的社会调查 。
调查结果显示88.15%的初中高中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其中14.9%的中学生已经发展到严重的症状程度 。
“学习任务重”、“没时间和别人交流”、“爸妈也不太关心我交朋友这方面”成为了受访学生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
扩展资料:
措施
1、需要记录每天个人生活的状态 , 比如身体的反应和心理的反应 , 这对日后进行危机干预有很大的帮助 , 而且也能防止一些心结凝冻在心底里 , 形成创伤 。
2、尽量来接受他人善意的劝解和帮助 , 还可以通过运动,或者散步、聊天、逛街以及唱歌等等多种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 。
3、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人的帮助,还没有从困惑中走出来,抑郁的化解没有显著的效果,不妨主动申请,向有关的学校、医疗机构、精神疾病科、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提出心理援助的请求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少年心理健康
4、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介绍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介绍
一、青少年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众多父母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如今激烈的竞争形势及负责的社会关系已经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如何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青少年心理健康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呢?
1、陕隘: 即斤斤计较 , 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 。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
2、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 。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
3、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
4、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 , 如怕针、怕暗、怕鬼怪 。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
5、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 , 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
6、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 , 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 。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
7、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 , 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 , 情绪变化很大 。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问题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因素 , 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
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点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外貌、体内激素分泌、身体发育以及生理疾病等,这些生理因素中 , 有先天遗传的,也有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儿童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 , 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家庭 。例如,父母关系不好、父母期望过高、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庭成员的负榜样作用等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中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因此,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师素质、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等 ,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时,中学生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区环境、社会风气和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 正确的人生态度 。
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 。抱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 即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 , 立场坚定,即不保守,也不冒进……总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
② 满意的心境
满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 , 没有心理障碍 。满意的心境来源于正确的认识,由于他们能一分为二地论人论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 。他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外貌、德才学识有正确的分析 。他们在别人的议论包围中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 , 因为他们对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议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他们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 。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会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他们总是处于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 。他们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 。对工作、生活、学习也有正确的标准,既不好高骛远 , 也不急功近利 , 因而心境总是满意的、愉快的 。
③ 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 。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 。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 。
④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
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 , 既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顽固执拗,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作风,谦虚、开朗的性格 。
⑤适度的情绪 , 充分的理智
人与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智 。健康心理必须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 。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护较长的时间 。要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不低下猥琐、泪丧悲观的情绪,更不会反复无常 。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
(一)入学不适应的预防
儿童从一个爱护照顾的家庭或幼儿园来到纪律严明、课多、需要较强独立自觉的学校中 , 前后环境有了显著变化 。通常,大部分儿童在一、二周内就能适应 。但有少数儿童却总感到陌生、恐惧、怀疑、拘谨等,从而抑制了其积极参与学校生活 。作为教师要避免批评或呵斥 , 多对其关心、爱护和指导,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 。
(二)学习疲劳的预防
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紧张学习后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产生疲劳 。预防中学生学习疲劳的主要措施有:
⑴科学安排各科的课程 。
⑵重视课程教学的心理卫生 。
⑶确保儿童的休息、睡眠 。
(三) 攻击行为的预防
攻击型行为是由愤怒、不满情绪而引起的发泄、对立、对抗、迁怒等攻击性行为 。说谎、攻击、偷盗、吸烟、破坏性恶作剧等中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十分不利,主要原因是家庭和不良伙伴的影响 。
;
5、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有哪些因素 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有哪些因素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 , 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扰 。需要说明的是 , 尽管这些调查和统计的数据还不够客观和标准,但是青少年学生日益显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已说明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会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夏威夷大学 , 联合对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心理异常(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原国家教委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20 。23%的人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障碍 。以此推算我国约二亿的大中小在校学生有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就高达三、四千万之多,这简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据研究显示 ,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上升的趋势 。浙江省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全省城乡不同类型学校2961名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 , 发现占总数16 。7%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初中生为13 。67%,高中生为18 。7% , 而大学生高达25 。39% 。令人担忧的是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导致了学生自身的身心疾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学习活动,同时还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品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性适应,如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退学、离家出走、死亡,甚至犯罪等,这在客观上给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造成了消极后果 。如北京16所大学联合调查表明 , 大学生中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7 。9%和64 。4% 。清华大学的统计表明,该校因心理疾病休学、死亡人数分别占总休学、死亡学生数的51%和50% 。从最近一次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发现,42 。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 。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过分担忧” , 47 。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 。26%的学生“在心情不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 。63%的学生“对考试分数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上述材料充分显示了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也足以说明,在大中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维护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 。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不同类型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从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不同类型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 。
本体因素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而诱发因素则是产生变化的外在原因 。诱发因素通过本体因素而发生作用,它决定着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现实性 。例如,紧张的学习生活,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良好的学生来说,会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而对于心理功能状况较差的学生来说 , 有可能引起过度焦虑,导致产生心理障碍 。下面简要阐述本体因素和诱发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为什么青少年心理始终都会被忽视,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是容易被忽视的?】(一)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 。主要包括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
1 。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 , 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 。
第一,遗传因素 。一般讲,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 。但是 , 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 。根据调查和临床观察表明 , 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精神发育不全、抽疯发作、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病或异常心理行为表现的人占相当比例 。例如,对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 , 精神疾病发病的原因确实具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 , 而这正是遗传因素的影响 。
第二 , 病菌或病毒感染 。临床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绨哒钌撕⒘餍行阅匝椎?nbsp;, 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 。
第三,脑外伤或化学中毒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以导致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由于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 , 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亦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
第四 , 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 。这方面的影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 。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中,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时,往往出现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躁狂症 , 而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抑郁症等 。
2 。心理活动因素
心理活动即心理状态 。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 。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个性因素等 。
第一,认知因素 。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 , 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 。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贮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 。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涉及的范围极广,主要有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
每一个体都具有各种认知因素 。这些认知因素自身的发展和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 。一旦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 , 于是想极力减轻或消除 。
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程度越严重,则人们期望减轻或消除失调,维持平衡的动机也就越强烈 。如果这种需要和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不能实现 , 则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 。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 。
第二,情绪因素 。人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 。它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
一般地讲 , 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适度,身体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负性情绪状态 , 则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焦虑 , 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 。因此,培养良好的正性情绪,排除不良的负性情绪 , 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
第三,个性因素 。个性因素亦可称人格因素 。个性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 。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 。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 。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 , 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 。
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乇鹗巧窬倌苤⒌姆⒉』?。例如 , 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 , 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再如,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惹、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症 。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
(二)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 。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
1 。家庭因素
对中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 , 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 。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不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 , 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
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 。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 , 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 。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
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 。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 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 。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 , 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 。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
推荐阅读
- 苹果汁刚榨就黑能喝吗,苹果榨汁为什么会变色
- 为何拜年慢慢成为一种负担,为什么现在的春节已经成为了负担?
- 为了祈福和营造气氛 元宵节为什么要打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挂灯笼(元宵节为什么打灯笼)
- 陈玉楼为什么叫陈瞎子,陈瞎子就是陈玉楼吗
- 晚睡的人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晚睡?到底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的睡眠?
- 年轻农民买车真的要比买房划算吗,很多农村亲戚都买车了,为什么他们宁愿买车也不买房呢?
- 猫咪为什么喜欢绿色的蔬菜,猫为什么会吃青菜
- 为什么鲜银鱼要焯水,银鱼清洗方法
- 刀豆要不要焯水,刀豆不焯水为什么好苦
- 东亚文化之都有哪些城市,为什么说泉州是东亚文化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