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哪三个?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哪三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 。
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意识”和“共同体”三个名词组合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认识应当从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上进行综合性把握 。在内涵特质方面,“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以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看法为指向 。
“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民族问题的理论回应,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影响民族平等和发展、各民族间跨区流动增多引发的事端影响民族关系 。
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 , 解析56个民族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关系,阐发了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理念,为处理新时期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发展提供了中国的民族理论话语,摒弃了民族理论界推崇西方民族理论的思维惯性,成为新时代我党处理民族问题的主基调和主旋律 。
通过分析,可以确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各族人民的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三个要素关联共存而成 , 在实践中,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把握铸牢路径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主要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主要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哪三个?


2、怎样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认识共同体意识的含义如下:
第一、认识到这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
第二,认识到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
第三,这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哪三个?


3、怎么理解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增强国家认同,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 ,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最具有凝聚力、感召力的精神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成动力 。

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缩影和写照 。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与升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方向 。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哪三个?


4、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 。
成员承载的共同身份属性是中国国民,也就是国内各族人民,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成员对国家身份与公民身份的辨识确认 。
在此基础上,共同生存发展的条件既有历史的情感记忆成分,也有当下的创举成就部分 , 如同勒南(Ernest Renan)所说,“在过去 , 有共同的光荣和痛楚可以分享,在未来,有同一个计划需要实现;同感共苦、共同展望,这就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
可以说,近代抵御外侮殖民的共同患难经历直接催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前景又成为这种意识的未来延续,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 则是当下共同生活的直接体认归属,是对共同情感利益的需求与承认 。
换句话说 ,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交往生活的记忆、感知与期许,是对我们是谁和想要成为谁的基本回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意涵 , 里面渗透着各族人民共生繁荣的基本信念,从而能够规避民族的衰败与危机复现,并积极向上的导向伟大与复兴 。
共同体意识的一般要素分析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哪三个?】作为一种集体性质的意识,共同体意识在目前研究中还较少见到构成要素的一般性学理分析 。
因此,要想更为合理地把握要素内容 , 就需要参照有价值的相关研究,在这方面 , 国族认同、集体认同、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民族意识等都提供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启发,从中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的要素构造 。
我国台湾学者江宜桦和美籍华人学者徐贲在分析国族认同时,指出身份认同(identity)蕴含三种元素 , 即相同同一(same)、辨识归属(identification/belongingness)和赞同同意(approve/agree) 。
分别表明一种原生且内在延续的统一性,一种现实认知的心理安全意识与状态,以及特定的情感选择与行为偏向的建构性 。
研究认同伦理学的美国学者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也指出集体认同通常由三个要素构成 。
分别是“通过归属指认的办法让一些术语找到其承担者”“这些标签至少被贴上标签的一些人内化为个体认同的一部分”以及“存在针对这些标签的行为模式”,总结起来就是指认归属、内化信仰与行为模式 。
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者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在其经典界定中表明 , 一国的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在构成上包括“认知取向、情感取向和评价取向”,既涉及社会化的认知态度、价值信仰 , 也涉及公民能力意识与合作参与意识 。
再者,在意识形态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何怀远、林尚立、陈明明等认为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 , 即“价值-信仰”、“认知-阐释”和“行动-策略”,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作意识形态 。
另外,在民族意识的分析方面 , 有学者强调这是一种包含“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的活动 。
上述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具有共同特性的集体意识,一般存在三个核心元素:首先是辨识归属要素 。
在成员的共同生活中,良好的知识素养和美好的生活体验 , 是判断认同归属的基?。?良好的知识素养有助于克服成员意识中的过分偏见,美好的生活体验则可以克服成员意识中的过分抱怨 。
由此可以较为客观公允地把握自我与他者彼此间的共性与差异,从而能够找到满意的集体归属、获得可靠的生活体验与心灵依托 。其次是同一延续要素 。
任何共同体意识都必须具备成员公认与信仰的共善元素 , 这种构成性,对共同体成员而言有双重意味,一方面是历史遗产的精神价值沉淀,这是成员在共同生存基础上累积而成的具有超越延续性的信念 , 可以提供积极向上的关怀 。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内容要素必须能够在各个成员之间彼此贯通与通晓,具有超越特定成员的同一性,进而成为彼此间共同凝聚的对象 。最后是行为期许要素 。
这一要素意味着集体行动的方向路线与实践意志,以及成员的责任担当 , 是共同体意识中具有能动性的部分 。
三大要素共时性地关联与依存,彼此不能割裂开来,因为缺少辨识归属要素 , 共同体意识就缺乏可靠的知识基础与充满吸引力的生活体验;缺少同一延续要素,共同体意识就会缺少连贯统一性而发生断裂与分离;缺少行为期许要素,共同体意识就缺乏现实方向感与生命活力 。
因此,三者彼此关联,才能构成可靠、可存与可能的共同体意识 。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哪三个?


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层含义是什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层含义是:
1.核心价值观振兴 。
对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2]共同价值观与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相匹配,通过书写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形成稳定的文化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信仰振兴明确了奋斗目标 。
2.经济振兴 。
深化“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整合功能,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
3.文化振兴 。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奉行“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和“软权力论” , 驱动其在输出代表西方价值的政治和大众文化过程中蛊惑大众意识形态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才能把人民期盼、民族向往、国家追求三者融为一体 。
历史基因浸润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国家框架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战线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