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键盘有多少个见键

1、键盘最早出现在机械打字机时代 。
这时候的键盘只有字母区,没有数字区;同时也没有 ctrl、shift 等控制键 。

标准键盘有多少个见键


注意这个键盘已经是后期作品了 。早期键盘,按键排列是按英文字母表顺序来的,带来的问题就是熟练打字员敲字敲太快了、导致打字机里面的机械结构卡死 。
标准键盘有多少个见键


看看这复杂的结构,想象下如果敲字太快、第一个按键尚未完全释放第二个按键就按下了,里面的杠杆会不会“打架”?
“打架”就意味着当前输入位置移过去的活字会有两个 。当前一个尚未离开、第二个就要挤进来时,自然会造成故障——如果你练过大力金刚指,因此损坏打字机都正常 。
就是没练过,两个活字往一个槽挤,搞不好就弄的谁也进不去也谁都出不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卡键” 。
怎么办呢?
QWERTY['kw??t?],指 QWERTY 键盘,又称柯蒂键盘、全键盘,是最为广泛使用的键盘布局方式,由克里斯托夫·拉森·授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1868 年申请专利,1873 年使用 QWERTY 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 。QWERTY 键盘布局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打字机因打字速度太快而卡壳的问题,实现“在不会卡死的情况下尽力提高打字速度”的目的,该布局被沿用 。
很容易想象,像打字机那样复杂的、多个活字在“光标”(打字机时代哪来的光标!理解意思)位置抢输出的话,那么允许用户像玩格斗游戏那样 0.1 秒输入十几个键,那是必然出现活字为了抢位置而“打架”问题的 。
因此,qwerty 键盘故意打乱了所有英文字母的位置,确保它难以快速敲入——换句话说,人为的制造了键与键之间的输入间歇 。
换句话说,这里存在两个解决方案,方案一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给本就复杂狭小的打字机增加一个“活字互斥”机关,避免其卡键;方案二是调整一下活字排列顺序、再改一改按键刻字:你觉得哪个方案更简单、成本更低?
注意了,这里说的是“人为制造键与键之间的输入间歇”——必须存在这个间歇,这才能绕开卡键问题;但这个“间歇”的存在并不一定会降低整体的键入速度 。
换句话说,在过去的设计里,你可以快一些、再快一些、还能再快……卡壳了 。
这输入效率就不能看了 。
而现在的新设计呢,你可以快一些、再快一些、还能再快、快完更快……永不卡壳!
你看,这个人为制造的间歇的存在,反而提高了整体键入速度——但请注意,这个“提高键入速度”和“人为制造间歇、避免卡键”并不矛盾 。
比如键盘玩格斗玩多的都知道,我们可以 ASD 按成一声,可以在跳踢 - 落地这一瞬间内敲入 asdad+j+i 甚至更复杂的指令 。换句话说,a-s 之间的键入时间差可能不足 5 个 ms,甚至更快;而按键回弹速度并没有那么快(所以其中有一个短暂时期,a-s 是同时按下的)——这要是机械结构,必然造成 a 和 s 两个字模同时挤到同一个位置(或者 A 尚未输出、输出位置已经走动开始输出 D),这就是“卡键” 。
如果把这样可以连续输入的键略微分割开,使得两个按键之间间隔 10ms,卡键就再也不会出现了 。
而哪怕按键间隔高达 100ms,每分钟也能敲入 600 个字符 。这个速度已经极为可观了 。
换句话说,以局部的减速换取整体效率的提高 。
当然,这个卡键可能和打字机自己的结构问题、人员的输入习惯、语言的常见字母组合等问题都相关,总之是很多因素的复合:为了方便,过去的科普中笼统称之为“减慢输入速度”,然后就被人钻牛角尖、理解歪了 。然后又有人钻着牛角尖辟谣,闹的越辟越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