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对话唐安琪:ESG是标签、工具和必经之路( 二 )


“从运营端,我们能想到的是先从场景出发,把一个一个关键场景锁住;然后再识别场景中的碳计量,针对性提出降碳方式。”
唐安琪认为,践行ESG与PropTech(地产科技) 密切相关,PropTech是践行ESG更加高效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如高效会议系统场景、物流机器人的无接触服务和夜间场景消杀。中海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去年还曾发布了PropTech和ESG实践成果。
践行ESG痛点:缺乏行业标准
但从行业面来看,践行ESG存在不少难点,唐安琪指出,当下前期建设端的衡量和评估体系已经相对成熟,而在运营端如何实现碳的计量,尚未有清晰的规范和标准,这也是“双碳”目标提出后,全社会都在摸索和努力的方向。
即使有不少评级机构和专业组织正在研究制定,但ESG在商业地产端的落地和评估,路径依然不清晰,例如信息披露这一关键模块,香港、新加坡已经有相对清晰的框架;而在内地还不是特别明晰。
目前,业内践行ESG更多关注点在于绿色建筑,即ESG中的Environmental(环境)部分,而对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这两部分忽视,核心原因还在于评级标准或信息披露规范不明确,企业很难感知所做努力带来的直接影响。
更直观来看,是企业践行ESG的投入成本对经营效益的影响难以评估,这也是目前的痛点所在。例如,在资产交易过程中,绿色资产和非绿色资产在估值方面,ESG因素如何影响溢价很难量化。
虽有部分评估机构在尝试将相关指标纳入估值架构,如仲量联行此前发布的专门针对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当中对成本端、空置期、现金流的影响等均有详尽的量化评估。“但是我们国内同行交流来看,这套模型还未被大范围应用,尤其在资产交易估值过程当中。”唐安琪表示。
目前,对于绿色建筑的估值,还未形成一个规范的行业标准。
“这也是我想呼吁的,ESG落地需要一套清晰、标准的框架指引,如果有公认机构能够制定一套行业规范标准,将会起到积极的正向引导,企业也能找准自己的发力方向。” 唐安琪总结道。
焦点财经与唐安琪对话节选
问:“零碳建筑”的实现,有哪些难点?
唐安琪:中海企业集团是国家《零碳建筑技术标准》的参编单位之一,深圳后海总部基地将于明年完工,将是中海首个零碳建筑。对于零碳建筑,中海有自己的认知,首先,前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洞察,先天绿就意味着建筑本身能实现碳中和。第二,对运营端的考验也比较大,要能实现碳的自平衡。中海基于全国写字楼的规模运营及客户需求洞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样本和分析方法论,不断迭代更新运营体系。
问:ESG能提高出租率和实现租金溢价,您是如何看待的?
唐安琪:如果写字楼是绿色建筑,能够吸附资质不错的一些租户,这些租户本身承租能力比较强,比如中海商业签了很多世界500强租户,这些企业有践行ESG的需求,所以对办公楼宇的要求是绿色建筑,如果是非绿色项目,肯定就会失去这一类租户。
目前来看,绿色建筑类写字楼会进入良性循环,毛利和回报其实都更高。而一些乙级写字楼或者说非绿色建筑写字楼,如果能耗更高,智能性较低,租户体验会比较差,很难实现续租,现金流就会断,在这种状态下这类写字楼可能会进入恶性循环。所以,绿色建筑未来是标配。对中海而言,已经是标配了,全国写字楼都是绿色建筑。
问:目前,以ESG导向的绿色发展,正为房企拓宽融资渠道带来新的机遇,聚焦到商业地产领域,这种现象明显吗?
唐安琪:我们判断还是比较良性的,现在越来越多的绿色债券在发行。应该是从2020年开始,绿色债券就火了,而且是先从国外先火起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