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的读后感 长恨歌读后感

如何理解《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读后感 长恨歌读后感


谢邀,《长恨歌》是享有“诗王”称号的白居易的绝美诗篇之一,白居易的诗篇风格素来以现实主义为长,《卖炭翁》就是这种诗风的经典代表作 。白居易的诗以闲适诗与讽喻诗居多,《游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与《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都是我们上学时期耳熟能详的诗句 。
《长恨歌》这首诗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双重写作风格,作者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为世人勾绘出了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不伦之恋,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杨玉环原本是寿王李瑁的妃子,但是玄宗最宠爱的梅妃江采萍病故后,咱们的这个梨园祖师爷李隆基也是个情圣,他就失魂落魄,神魂颠倒,直至因缘际会,看见了杨玉环的花容玉貌,从此玄宗的内心深处又住进了一个女人,有诗为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从白居易的描写中,不难看出杨贵妃的美貌 。虽然白居易的这首诗中不乏史实的陈述,但是白居易并没有局限于历史的记载中,在马嵬坡陈玄礼部下以兵变要挟唐明皇“处决”杨氏兄妹后,“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玄宗作为一朝天子,泱泱大国的人王帝主,竟然救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那种无助而又悲凉的感觉估计只有他自己知道 。
身为皇帝,江山社稷风雨飘摇,自己贵为九五之尊,竟然被叛军赶出了京畿之地,而且这叛军首领曾经还对自己俯首称臣,还被自己认定是所谓的“肱股之臣 。”这也就算了,江山丢了起码身边还有人啊!可是马嵬坡之变,朝朝暮暮陪伴自己身边的人也要离自己而去,这种感觉对暮年的玄宗来说打击是不小的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安史之乱平叛后玄宗还朝后,请了个道士去寻求杨玉环的魂魄 。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这句体现了玄宗渴望与贵妃相见的迫切心态,在这种心理作祟下请道士做法沟通阴阳两界之隔,从而满足自己想要见贵妃的心理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更是成为了后世不少青年男女之间互相倾诉爱意,表达衷肠所引用的名词佳句 。我个人认为这首诗作者对李杨之恋是充满了肯定与同情的态度,因为众所周知唐朝君主是鲜卑族后裔,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社会传统与风俗习惯决定了他们比较豪放不羁的处事风格,所以整个唐朝社会是比较开放包容的 。
如何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
《长恨歌》的读后感 长恨歌读后感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
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