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二 )

【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4 , 新课程理念是什么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 快乐中学习 , “三定两查”就是这样来的上课学生讲而不是像原来老师讲 , 不过现在贯彻的不太好吧 1.教学思想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 , 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 。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 。因此 ,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 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 , 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 , 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 , 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 , 促使教材知识活化 。一、教材里叙述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 , 它省略了观察、归纳、探索、猜想的生动过程 。如地理分布规律、地理观点、地理概念包含着客观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 以及科学家的探索、实验活动的方式和过程 。作为地理教师 , 要将人类获得知识的初始方式和过程 , 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 , 使书本表述的结论式知识还原为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知识 , 使学生个体“与人类知识产生的过程总体‘相遇’” , 从而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 头脑并非一片空白 , 他们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知识经验 , 建构了大量的前科学概念 。这些原有知识经验是学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 而且还是学习新知识的出发点 。因此 , 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先前体验所形成的概念 , 感受知识的存在 , 体验知识就在身边 。三、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 还需要通过内化与外化的过程 , 需要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 , 就要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 , 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保持 。在教学过程中 , 可以通过让学生交流与操作训练等方式 , 使教材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1.创设交流机会 , 在交流中内化知识 。言语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思维水平 , 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迁移能力 , 促使知识内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机会 , 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 。如教师可以指导或要求学生仔细描述所观察的内容;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对话教学环节 , 鼓励学生相互问答和相互议论;鼓励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如教师可安排学生观察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图表并进行交流等 。2.加强实际操作训练 , 在训练中内化知识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训练 。只有放手让学生在概括定义、发现结论、证明原理、解答习题等训练中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思维偏差 , 及时地修正错误 , 才能使他人的知识经验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只有开启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得学习落到实处 。因此 , 教学中要让学生板演、操作、猜想等 。四、学科知识在教材中只是作为一种重要载体出现 。通过这个载体 , 向学生传达的应是学科思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 , 教师在备课时 , 必须站在课程的角度思考这一节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知识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在教学设计时 , 要以学科思想为灵魂 , 以学科内容为载体 , 设计教学的整体框架 , 使学科知识上升为学科思维 , 从而优化学生的学科品质 , 发挥学科教学的智力开发功能 。其次 , 在教学过程中 , 要引导学生在知识展开之后 , 沿着相反的方向 , 加以简化 , 进行压缩、提炼、抽象、概括 , 回到原有的结论 。再次 , 教师还要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特性体验、个性化理解文本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 通过对话、提问、对比、分享观点等交往环节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 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性所导致的主观性偏差 , 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合到主题含义和最优的解决策略上来 , 从而保证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方法的独特性基础上 , 将理解的个性化、独特性与理解的普遍有效性相统一 , 使学生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 , 实现教材知识的活化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 , 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 。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 。因此 ,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 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 , 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 , 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 , 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 , 促使教材知识活化 。一、教材里叙述的知识是相对静止的结论式知识 , 它省略了观察、归纳、探索、猜想的生动过程 。如地理分布规律、地理观点、地理概念包含着客观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 以及科学家的探索、实验活动的方式和过程 。作为地理教师 , 要将人类获得知识的初始方式和过程 , 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 , 使书本表述的结论式知识还原为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知识 , 使学生个体“与人类知识产生的过程总体‘相遇’” , 从而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5 , 如何用新课程理论指导课堂教学 一、如何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的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 , 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 , 变成了机械、刻板的操作 。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 , 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 , 每节课照着去做 。有些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 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 , 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能力 , 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 看似热闹 , 实际上只是形式而没有实效 。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 , 是机械套用 。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 , 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 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 。动要动得有序 , 不是杂乱无章 , 课堂教学法要的不是热闹场面 , 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 , 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 , 要放手让学生活动 , 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 , 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 , 怎样收;什么时候放 , 什么时候收 。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 ,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 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二、如何评价课堂气氛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于是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 , 显示启发式教学 , 便采用边讲边问 , 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 , 一节课竟能提问上百次 。试问这样不停地碎问、乱问 , 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吗?一问一答 , 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 , 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 , 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 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 , 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 , 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师生、学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 。新课程还强调建立新型的、和谐的、民主型的、开放的课堂气氛 。于是有些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 , 坐没有坐相 , 站没有站相 , 想看就看 , 想读就读 , 想说就说 , 想闹就闹……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 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 ,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 教师给予学生最多的应是鼓励、尊重 。但在强调师生之间这种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同时不要忘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必要的纪律制度和规范的要求是学习的必备保证 , 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 , 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 , 更重要的是:是学生发展 , 以及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所不可缺少的 。三、如何评价学生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 。于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 出现了“好”声一片 , 只要学生回答问题 , 教师一概以“好”、“很好”、“掌声鼓励”……进行笼统地评价 。这样廉价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 , 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 , 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 。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 , 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 , 无论课堂上学生怎样不守纪律 , 从不给批评 。久而久之 , 学生变得很浮躁 , 他们还会在乎表扬吗?他们还会对破坏纪律、影响到他人的学生感到羞愧吗?一味表扬 , 正如一味处罚一样并不可取 。对学生而言 , 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 , 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 , 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 , 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 , 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对有过错或偶有过失的学生的评价 , 不应该太多地去动用什么语言的脑筋 。而是要言之有物 , 行而有效 。尽可能由“评价无痕”做到“教育无痕” , 从而形成学生的自我评价 , 做到学生评价的自主内化 。四、如何评价认知目标的完成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 , 但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法的中心或惟一目的 , 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 , 而不考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传统的评课标准 , 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 , 教学环节井井有条 。许多观摩课 , 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 , 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 。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 , 什么时间讲授 , 什么时间提问 , 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 , 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 , 演员就是教师 , 或者说主角是教师 , 学生则是配角 , 是观众 。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的处理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 , 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 。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 , 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 , 为之喝彩 , 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 无任何收益 。五、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看教师:是否创造了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 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度 , 是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 是否统一了教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 是否落实了知识、情感、思维、技能等目标 。一堂好课不应是自始至终的高潮和精彩 , 也不必是高科技现代教育技术的集中展示 。一堂好课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 , 而在于学生从中得到了什么 , 它留给人们的应是思考、启示和回味 。6 , 新课改理念是什么 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 , 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 , 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 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 , 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 , 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 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 , 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 , 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 ,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 , 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 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 , 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 ,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 , 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 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 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 , 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 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 , 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 。特别强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培养良好品行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9、科学人文性课程:这种课程以科学为基础 , 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 , 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 , 致于科学知识 , 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 , 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 。10、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即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 , 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即:自然即课程 , 社会即课程 , 自我即可课程)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 ,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 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法、手段 , 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知识 , 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 , 乐于探究 , 勤于动手 , 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 , 应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 ,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让地方、学校参与课程决策 , 让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士享有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机会 , 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3、教材是范例:教材是学校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或一种材料) , 教材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话题” , 是特定的范例 。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内容 , 而是利用教材材料训练分析问题的方法 , 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利用教材为“中介 , ”通过组织师生对话交流等活动 ,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是教材内容的完成 , 而是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 使学生由能学会真转正为能会学习 。14、教室是实验室: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专用舞台 , 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一个场所;教室不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 , 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室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 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15、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是学生(学生的态度、情感 , 体会、经验、发展等)而不应是学科 , 教师的讲解、辅导、指导、展示、演示、释疑、评价及组织操作观摩等都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 尽可能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16、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会学”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会” ,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设计 , 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 。17、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 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 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18、新的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 , 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9、新的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 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 ,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 , 是平等中的首席 。20、新的学生观:学习的主体 , 人格独立的人 , 有个体差异的人 , 个性丰富 , 富有潜力的人 。21、新的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 ,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2、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 能学、想学、会学 , 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3、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24、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25、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6、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 , 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 , 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27、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 , 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28、发展性评价:要求关注全人发展 , 关注个性发展 , 关注发展过程 , 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以来 , 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9、教师专业发展:简单说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30、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在教前、教中、教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视和分析 , 能使自己的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 能使自己的经验理论化 , 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自我监控能力形成和提高 。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累死 , 把老师累死7 ,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一)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 本次课程改革是在世纪之交的背景下进行的 , 也是在世界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展开的 , 这种形势要求新课程必须置于国际视野中进行规划和设计 。首先 , 组织学术力量 , 充分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 , 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与课程改革经验 , 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内容与方式 。其次 , 组织专家有重点地考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研究与评估机构、中小学和幼儿园 , 寻求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结合点 。第三 , 借鉴的经验涉及各个方面 , 如各国普遍强调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 , 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试行综合课程 ,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 建立国家课程标准;尊重学生经验 , 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 实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探索发展性的课程评价 , 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构建共享的课程管理机制 , 促进学校课程的适应性 , 等等 。第四 , 新课程特别重视国际经验的本土化问题 , 如在培养目标上 , 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 热爱社会主义 ,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 努力为人民服务等 。在课程结构上 , 表现为九年一贯设置课程 , 小学设置综合课程 , 初中拥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套计划 , 并充分考虑学科研究的基础 , 在课程标准的叙述上 , 保留一定的差异 。在课程管理上 ,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 等等 。(二)课程的继承与创新 新课程确切地说是改善课程的一次尝试 , 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每次课改都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50年来 , 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 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 , 我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 , 并由此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 。综观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的课程建设 , 有四方面比较突出的进展:一是在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过于集中管理的方式 , 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二是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学科课程”加“必修”的模式 , 增加了“活动课”、“选修课”等;三是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 , 初步推动了教材的多样化;四是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 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 , 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 , 激活了教育实践的改革 。这些成就为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必要基础 。新课程根据社会发展、知识发展与学生发展对课程提出新要求的综合思考 , 试图在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 主要表现在 , 从两级管理走向三级管理 , 使得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 , 有一定的课程权利 , 并承担相应的职责;根据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的原则 , 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 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多样化策略 , 使得真正实现“一标多本”成为可能 。同时 , 完善教材的审定制度 , 尝试建立教材的选用制度;提升学校和地方已经形成的素质教育经验 , 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 以供有志于课程改革的同仁分享 。(三)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 新课程超越了教材改编作为课程改革标志的局限性 , 超越了单纯以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阶段性 , 它把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 , 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 , 并通过这种新课程 , 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 。所谓合作文化 , 就是强调课程的开放性 。每一位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 促进其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 。同时 , 每位儿童都有差异 , 他们的发展取决于有差异的课程 , 没有合作就不可能提供有差异的课程 。由于学校制度的建立与课程分化的传统 , 导致教师的行为具有“个人专业主义”倾向 , 而教育的特殊性又需要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 , 以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新课程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 。专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合作共同体的一分子 , 应尽可能保证他们之间有合作的机会 , 并建立合作的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 , 新课程倡导与学生家长的合作 , 要求家长首先应知道自己的角色 , 认识到自己也是课程改革或学校教育共同体中的一员 , 是学校课程的决策人之一 , 而不是一个“局外人”;其次应了解新课程倡导家长享有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评价权与建议权 , 学校或媒体都有义务告诉家长 , 他们的小孩在学校学些什么 , 怎样评价 , 以便家长可以做出决策或提供建议;第三应通过观察或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需要、对学校或学习的态度以及素质报告单来评价学校课程的质量 , 并与学校或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 采取相应的、适当的教育行动 , 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第四应对学校教育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机构 , 是青少年的专门化的教育场所 , 学校所承担的是社会责任 , 而不是个人责任 , 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对于一个小孩而言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 , 不能把一个家长的愿望强加给学校 , 要学校承担不该承担的家长责任 , 设身处地地为学校或教师着想 。所谓对话文化 , 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 。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对话 , 是所有与课程利益有关的人员或部门之间的对话 。由于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 儿童的发展是全社会的焦点 , 因此 , 把什么样的课程交给儿童 , 或者说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课程 , 不能让某个专家或某一群体的人来决定 , 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与协商 , 特别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上 。就目前而言 , 学生在学校里学什么 , 取决于教师教什么 , 教什么取决于专家编的教材说什么或专家出的考卷考什么 。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 , 教师也不知道为什么教 , 教师没有机会与专家交流或对话 , 不了解或不理解教材中的革新要素 。新课程在国家标准制定时就非常强调对话与协商 , 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 , 让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专家与教师 , 专家与社会人士代表分别参与对话 , 或让他们共同参与对话 。同时 , 把“课程标准”作为文本 , 要求专家、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士不断地解读 , 并与之“对话” 。所谓探究文化 , 就是强调课程的科学性 。就课程的历史来看 , 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合儿童的课程 ,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 需要多代人前赴后继、不懈地持续探究;就一门课程来说 , 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到课程评价 , 也需要不断的探究 , 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就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来说 ,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健康的人 , 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物 。这种专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必须面对教育情景中的不确定性 。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情景都具有即时性 , 都有不同的一些方面 , 需要教师去解决 , 探究 。例如 , 从理论上说 , 课前备课或计划是不可缺少的 , 然而 , 这并不是说实施就是贯彻执行计划 , 而是要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 。研究表明 , 课前计划过于充分的教师 , 在上课时对学生反倒不敏感 , 导致较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进行讨论 。另外 , 课前计划详尽的教师所教的学生比计划简略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分数要低 。这说明 , 如果教师在上课时不随机应变(探究) , 课前计划就有可能起副作用 。课前计划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 , 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 , 新教师与熟练教师的差别往往就在于此 。因此可以说 , 教学即探究 , 教师即研究者 。新课程倡导探究文化 , 强调应在不同层面进行课程创新 。8 , 幼儿园新课程理论是什么 儿童发展理论与幼儿园课程关系的辨析 儿童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的基本理论之一 , 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的基础 , 而且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基础 。这本无可非议 , 而且理所当然 , 这是由学前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但是 , 儿童发展理论并不等于学前教育理论 。把儿童发展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 , 不仅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 , 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存在问题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 诸如“一切为了儿童发展”这一类的口号 , 作为一个时期的纠偏政策 , 尚可被人理解 , 但是作为永久的行动纲领 , 就有可能会使教育者出现行为上的偏差 。从这个意义上讲 , 诸如“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 , 作为对传统幼儿园课程所存在弊端的反动 ,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尚有一些价值 , 但是作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模式 , 就有可能会走向它的反面 。儿童发展理论不等同于教育理论在十多年以前 , 美国学者古芬(Goffin, S. G. , 1994) 阐述了将儿童发展理论作为编制课程的唯一理论依据会产生的问题 。古芬的论述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古芬认为 , 把儿童发展理论等同于教育理论 , 是把“是什么”的问题等同于“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了 。儿童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 指出了某年龄阶段的儿童能做些什么 。如果把儿童发展作为教育的结果 , 等于强调了儿童能做什么 , 而不是儿童应该做什么 。事实上 , 儿童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是最有教育意义的 , 需要从哲学和伦理学等方面来阐明 , 而不是发展理论所能解决的 , 过分依赖发展理论 , 就会使教育者将政治倾向和社会价值等问题搁置一边 。例如 , 依赖于儿童发展理论来决定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 , 会模糊教学内容的政治和文化的倾向性 , 意在指出课程的选择应由发展的适宜性来确定 , 而非政治的和道德的优先性来确定 。又如 , 依赖于儿童发展理论来决定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 , 会误将“发展目标”作为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 , 而“发展目标”是一个多有歧义的词语 。古芬认为 , 每一种儿童发展理论都有两个假设 , 其一是 , 可以用儿童发展理论来解释和预言的有关儿童发展和行为的部分要多于任何其他理论要解释和预言的部分 , 其二是 , 认可那些由系统的理论来解释的行为 , 而否认那些不可用理论来解释的行为 , 其结果是:坚持某种发展理论的教师期望将那些理论所认为正常的、典型的东西转变为他们所期望的东西 , 然后再用这种理想的东西来支持他们的行为 , 同时否认其他行为 , 而这种情况往往会剥夺儿童创造的权力 , 以及他们以有意义的方式作用于世界的机会 。例如 , 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 , 往往被教师认定为是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及行动的指南 , 并以此为标准 , 判断他们的行为是否正确 , 而不管他们的行为在实践中是否行得通 。古芬还认为 , 儿童发展理论基本上是以白人儿童研究所得的结论为依据而提出的理论 , 这样的理论被用于世界上所有种族、民族的儿童 , 将不符合这些理论所提出的结论的儿童都排除在正常儿童之外 , 这是不公正的;这样的理论被普遍地用于编制课程 , 往往是难以适合特定背景下的这些儿童的 。简而言之 , 儿童发展理论不同于教育理论 , 其理由是:①儿童发展理论关注和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 , 而教育理论则需解决的是具体的教育问题 , 两者不是同一的 。②儿童发展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 , 而教育理论要涉及到影响发展或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 。③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是从“实然”的角度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 , 而教育理论则是从价值的“应然”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或学习过程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 针对美国学前儿童教育有小学化的倾向 , 全美早期教育协会曾倡导过发展适宜性课程(DAP) , 提出早期儿童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 他们的倡导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 以儿童发展为本 , 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发展 , 在当时似乎成为了许多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但是 , 发展适宜性课程一出台就遭受到了许多质疑和挑战 。美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斯波代克等人认为 , 儿童发展理论不应该是课程设计唯一考虑的理论基础 , 哲学和社会文化对于课程设计同样重要 。柯尔伯格和梅耶(Mayer, R.)则批评发展适宜性课程仅仅根植于有限的儿童发展理论 , 特别是仅以皮亚杰理论为其主要的理论基础 。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 使全美早期教育协会不得不数次修正其立场 , 在“发展适宜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适宜性”的概念 , 在1997年版的指南中 , 将家庭和文化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强调 , 也肯定了教师作为决策者和课程编制者的作用 。尽管如此 , 发展适宜性课程还是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批评 。在学前教育领域中 , 发展心理学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发展心理学是一门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采用高度实证性、去背景化以及普遍性的方法研究儿童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 并据此对教育等问题提出意见 。发展心理学对“发展”的假设是儿童的成长是一种由生物本能驱动的包含各个发展阶段的线性运动过程 。发展心理学运用实证主义的步骤和方法 , 通过减少复杂性 , 以使对事物的再现能达成简化和量化 , 而对哲学和主观性持怀疑乃至拒绝的态度;发展心理学对普遍真理和普遍法则抱有坚定的信念 , 将个体发展看成是可脱离背景的、由生物学次序所决定的阶段 , 认为存在一套独立的、不带偏见的策略和技巧可以帮助儿童得到发展;发展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个体 , 而对个体与他人 , 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则并不十分关注 。发展心理学以一种普遍范式下的再现方式 , 将儿童发展描绘成单一的、与文化、阶层、性别或历史无关系的过程 , 个体差异往往被看成是失常、背离以及在一个线性量表中的相对发展程度…… 。在美国和世界上不少地方 ,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 许多学前教育研究者是发展心理学专家 , 发展心理学为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许多成果 。多年来 , 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地方 , 有关学前教育的研究文献很少有对这个主导学科提出质疑的 , 在不少场合下 , 发展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被当作真理或正确理念 , 并被理所当然地用以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随着人们对社会文化的关注 , 近些年来 , 人们开始对学前教育领域中发展心理学的统治地位和主流话语提出了质疑 , 发起了挑战 。这种质疑和挑战的声音不仅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 , 也来自美国本土 。可以说 , 以实证主义为纲领的发展心理学已面临危机 , 因为在今天已经很难找到哪位哲学家是赞同这一纲领的了 , “为人类寻求知识建立永久的标准 , 揭示明确的基础——这些都已经被证明是无法达到的” 。(Schwandt,1996:59) 关注文化的多元性 , 关注在背景中的教育和教学 , 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 。当然 , 这种质疑和挑战并不意味着质疑者和挑战者对发展心理学研究置之不理或者完全排斥 , 相反 , 这意味着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纳入他们研究的视野 , 认识其特殊性和局限性 , 明确其特定的研究假设和对研究结果的理解 。不要陷入“技术主义”的泥坑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有三个方面 , 它们是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 。幼儿园课程与作为其基础的每一种学科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 这就是说 , 每一种学科 ,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 以不同的方式 , 影响着不同的幼儿园课程 。因此 , 任何一种学科都不能用来作为编制幼儿园课程的唯一基础 。尽管与学校课程相比 , 幼儿园课程有许多特殊之处 , 例如 , 会更多地注重个体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 而不是更多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会更多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 , 而不是间接知识的传授;会更多注重“整个儿童”的发展 , 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发展 , 但是 , 这并不是说幼儿园课程只需心理学一种学科作为其基础 。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 , 必然会涉及到“为什么教”、“教什么”和“如何教”(对幼儿而言 , 涉及到“为什么学”、“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 。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与这些问题都有关联 , 但是 , 一般而言 , 社会学似乎与“为什么教”的联系更为密切 , 哲学似乎与“教什么”的联系更为密切 , 而心理学则与“如何教”的联系更为密切 。如若真是如此 , 以发展心理学为全部基础或主要基础的幼儿园课程的局限性就会明显地呈现 , 那就是说 , 这类幼儿园课程会因为强调学龄前儿童的特点 , 而放弃了哲学思考 , 放弃了对社会文化的关注;这类幼儿园课程看似理念先进 , 而失却了编制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原理 。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中最复杂、最繁难和最易引起误解的事 , 从课程理念到教育实践 , 从课程目标、内容到评价 , 整个系统的统一和协调 , 远不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儿童发展理论所能涵盖和解决的 , 否则 , 很有可能会使我们陷入“技术主义”的泥坑 , 着眼于解决细小的问题 , 而忘却了学前教育的根本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