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三江指哪三江 三江是哪里( 三 )


赫哲族从商周开始就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 。他们与世隔绝,以田地和鱼为食,因衣而自足 。树叶、稻草、羽毛、兽皮曾经是远古先民的衣料,而鱼皮则是上帝送给赫哲族的特殊礼物 。清朝光年间,传教士布鲁尼埃曾经来到这个“鱼皮部落” 。部落的服饰让他大开眼界 。鱼皮制作的服饰不仅非常结实,而且穿着鱼皮靴在溪流或雪地上行走,就像在干燥的地面上行走一样,可以抵御寒冷和潮湿 。
翻阅八年书《进贡大清》:“男女衣服,以鹿皮鱼皮为衣 。”早些年,赫哲族人用鱼皮和动物皮缝制衣服、被子和床垫 。街口渔乡赫哲族主要用狍子皮和桦木皮帽缝制衣服,冬天穿狍子皮或狐狸皮大衣和貂皮帽 。
鱼皮衣,赫哲族语称为“乌蒂库” 。女式鱼皮大衣的款式和旗袍差不多,前及膝收腰,宽胖的扇形下摆,短袖,只有一个领兜 。有的做工精致,正面、袖口、衣领、胸前、后背都绣有云纹和各种百搭图案 。有的甚至在衣服下缘缝贝壳 。男装袖口,下摆有两条边,也可染色或镶嵌云纹、动物纹饰 。
鱼皮裤有男女两种,一般用怀头鱼皮或柘罗鱼或狗头鱼皮制成 。男裤,赫哲族语为“伊易科”,顶部为全口,裤底边镶黑边;女裤赫哲族语言为“嘎隆”,上部倾斜,裤腿绣有各种图案 。鱼皮裤春夏秋冬都可以穿 。
赫哲族的住所里有许多狍子和狍子衣服,尤其是在冬天,人们通常穿着狍子大衣 。在赫哲族的语言中,“科阿柯胜衣”是用煮熟的狍子皮缝制而成的 。狍子的皮衣一般齐膝,有翻领和偏领两种 。冬天一定要用冬天猎杀的狍子皮,因为这个时候绒毛多,皮厚,耐用,耐寒 。其他季节可以穿秋款皮衣,夏天可以穿素色皮衣 。鱼子皮还可以用作鱼子皮裤子、被子、床垫、帽子和手套 。
赫哲族独特的鱼皮服饰装点了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然而,制作这种鱼皮衣的手艺正在慢慢消失 。
拯救民族文化 。让制作鱼皮大衣的技艺延续下去 。为了确保这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流失,街津口渔村70岁的赫哲族老奶奶于文凤通过口口相传,将制作鱼皮衣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的赫哲族和汉族人民 。
从15岁开始,游文峰跟随母亲游崔玉学习鱼皮制品的工艺,到今年已经60多年了 。游文峰在制作鱼皮衣时完全继承了赫哲族的古老技艺 。鱼皮衣图案的色彩和纹理符合物理属性,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性美”观念和渔猎文化的特点 。2006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渔皮匠”称号 。
游文峰介绍,捕鱼在赫哲族人的生活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捕鱼不仅可以提供食物,还可以提供生活用品的原料 。赫哲族人用鱼皮制作各种衣服,包括打底裤、披肩、围裙、腰带、帽子、手套、皮包、口袋等配饰 。制作鱼皮大衣的技艺复杂,环环相扣,需要制作者有相当的耐力和决心,当然也需要制作者有艺术上的辨别力和组合力 。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将赫哲族鱼皮制品带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喜爱这些手工艺品 。游文峰利用街津口渔村的闲置房屋开设了赫哲族鱼皮文化展厅,让更多人了解赫哲族传统文化 。
传承鱼皮衣制作技艺的意义不言而喻 。如今,在游文峰的带领和传承下,赫哲族鱼皮文化的衍生发展得到了全面的凸显和推动 。以鱼皮画、鱼皮饰品、鱼皮挂件等为代表的赫哲族艺术品 。,以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民俗、信仰为题材,通过赫哲族艺术家传统的裱糊、雕刻技艺和当代艺术家的加工创作,以独特的形式展现赫哲族人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意识 。游文峰制作的鱼皮现已走向世界,被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和展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