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了解、读懂《史记》?
关于如何读《史记》,梁启超先生已经有过非常精准的总结 。他说,读《史记》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常识的读法,一种是专业的读法 。不管哪种读法,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入门的准备 。第一,要先读《太史公自序》和《汉书.司马迁传》 。这样可以了解成书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和全书的概貌 。第二,要读《汉书·叙传》论《史记》的部分,还有刘知几《史通》之《六家篇》、《二体篇》、《正史篇》,郑樵《通志·总序》论《史记》的部分等等 。
读这些是为了理解《史记》在史学界的位置和价值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正史,又极富文采,其地位与四书五经并列 。但是呢,《史记》全书卷帙颇繁,一般人不容易全部通读下来 。为了节省力气,我们可以先剔除以下的部分:第一,《史记》中的十表部分,只阅读序文就可以了,表中的内容不需要去阅读 。第二、八书本来是很重要的,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史记》的这个部分有可能是东汉人篡改的,所以与其读《史记》,不如去读《汉书》 。
第三、世家的篇目中,关于吾、齐、鲁、郑、卫、宋等春秋诸国的各篇,它的材料一般都是取自于《左传》,所以读过《左传》这个就可以不读了 。但战国的部分还是要读,因为《战国策》写的太乱了 。第四、巜武帝本纪》、《日者传》、《龟策传》,这三个传已经证明是伪书,且写得浅白杂乱,那就不需要读了 。通过上面的甄别,基本上就把全书1/3的部分给删除了,所省的精力已经不少了 。
剩下部分的读的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如果是抱着研究《史记》的写作方法和创作目的去读 。应该提高眼光,鸟瞰全书不可拘泥于词句细节的研究 。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司马迁所想表达的"一家之言" 。试举例子 。《仲尼弟子》、《老庄申韩》、《孟子荀卿》等传,把先秦各学派的发展脉络很详尽的写了出来 。《司马穰苴》《孙子吴起》等传写的是军事,《屈原贾生》《司马相如》等撰写的是词赋的事情,《货值列传》专注社会经济,《外戚》、《佞幸》两传暗示汉代政治所伏的危机 。
本纪从三皇五帝写起,世家从吴太伯起,列传从伯夷开始,都含有表彰让得的意味 。第二、若是以研究古代史迹的目的去读 。应该先观其大略,将全书一气呵成浏览一遍 。然后再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每个时代的关键要点,专门研究这几个要点的关系,去精读 。这样才能抓住要点,不至于泛泛而读,什么收获都没有 。第三,如果以学习《史记》的文采为目的去读 。
司马迁写《史记》,是如何开展田野调查的?
感谢小秘书邀请 。司马迁写《史记》,不仅饱览天下典籍,还花很多时间做了大量“田野调查”,堪称治史和治学的典范,写就了全世界为之赞叹的史学和文学巨著 。一,司马迁祖上的重黎氏,曾为颛顼帝的史官,世代相袭 。至周初,因有先祖官至司马,赐司马为姓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汉武帝朝任太史令 。渊源的家学,使司马迁从小得以深受熏陶;他本人从小聪慧,且得到当时的大学问家董仲舒、孔安国等名师耳提面命的指点,加之读遍皇家馆藏的“石室金匮之书”,使之对文献典籍了然于胸 。
但是,司马迁仍然游历天下,做了大量“田野调查”,把了解到的实情与传世文献相印证,使《史记》的真实和准确度大大提高 。二,上世纪初,王国维提出了以地下材料印证传世文献的“二重证据法”,后来被学界奉为圭臬;上世纪末,饶宗颐等又提出加上民俗、民族调查资料的“三重证据法”,亦得到广泛赞成 。其实,这两种方法,司马迁在著《史记》时已早已运用了 。
推荐阅读
- 体育如何体现课堂管理,如何创造体育课堂
- 水产如何发展,我国水产养殖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 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宣传工作,如何做好公司的宣传工作
- 如何写好文科论文,教师如何写好论文
- 家族小企业如何管理,《家族企业如何进行管理》
-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如何选题,英语专业毕业生如何写毕业论文写作
- 如何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浅谈怎样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 如何做好辅导员,谈谈如何做好学生辅导员工作
- 如何培养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 客观全面看待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如何看待中国贫富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