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发音是如何演变的,[讲解]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

用不着如何复原,古汉语的发音就是粤语的发音 。这就是汉语发音的起源 。因此,汉字的发音有所变化是必然的——原来是“那样”,现在就可能是“这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笼统地说,就是因为中国的地域太大了;汉语以及表达汉语的汉字使用的时间太长了——一方面是空间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时间的原因 。
汉字的发音为什么会改变?

汉语发音是如何演变的,[讲解]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


感谢邀请 。必须承认,汉字的发音确实有变化,这种变化还不小 。一种是声调的变化 。古时,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据说,“屋、浊、薛、截、职、德”这些字,都读为“入”声 。现在,还是四个语调 。不过,“入”声没了,变成了“阴平、阳平、上、去” 。前面举例的那些字,分别读成了阴平和阳平 。“入”声是个什么调调,除了专业学者,很少有人说得清了 。
另一种是读音的变化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首名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你要把“姥”读成和“姥姥”一样的音,“懂行”的人就会笑话你——这里应该读“姆”的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笼统地说,就是因为中国的地域太大了;汉语以及表达汉语的汉字使用的时间太长了——一方面是空间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时间的原因 。(管仲)从空间来说 。
早在两千六七百年前,以管仲为代表的稷下学派,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件事 。《管子》中说:“五方之民,其声之清浊高下,各像其山川原壤,浅深广狭而生 。”五百年后西汉的《淮南子》也说:“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 。”这都是讲地域特点对语音的影响 。海滨湖沼地带,音多清浅 。山地平原地区,音多重浊 。北方冷凉,寒气袭人,就多了闭口卷舌之音 。
中国历史上,基本始终存在着南北两大方言音系 。从时间来说 。孔子时期,以“中原”的“夏”音为标准音 。所以《论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雅言”就是“夏音” 。一百多年后的荀子,还有“居夏语夏”的说法 。这个时候,《尚书》、《礼记》里的感叹词,是“都”、“俞”、“吁”、“噫”、“嘻”等合口音 。再过百来年,到了司马迁的《史记》,里面的感叹词已经变成了“唉”这样的开口音了 。
大学问家钱玄同,把古今字音的变化划分为六个时期 。第一,公元前11-前3世纪 。当时尚无韵书,学者们根据当时的韵文和《说文解字》来考据其音韵之概况 。第二,公元前2-2世纪 。此时韵书仍未作,只能于汉人韵文及古书注中考证之 。第三,公元3-6世纪 。此时韵文极为发达,反切及韵书初作 。可惜《声类》、《韵集》佚失,仅从《经典释文》中可见反切之一斑 。
第四,公元7-13世纪 。此时韵书全盛 。《切韵》、《唐韵》,还有宋代重修的《广韵》、《集韵》,此阶段字音不难考见 。第五,公元14-19世纪 。此期以北音为主 。《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皆以北音注音 。第六,公元20世纪初至今 。仍以北音为主,有了旧和新的汉语拼音 。(钱玄同)以上六个阶段,亦可合为三期 。第一与第二为“古音”阶段 。
第三与第四为“今音”阶段 。第五与第六为“国音”阶段 。这是因时间而形成的汉字发音的变化 。明代著名音韵学家陈第说:“一郡之内,声有不同,系乎地者也;百年之中,语有递转,系乎时者也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势所必至”有哪些“势”呢?“势”是趋势,是时代,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