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飞行器,苹果商店里有这种模拟飞行的游戏么( 八 )


“融资奇景”后,全天候科技访谈了多位大疆内部人士 。他们表示,大疆在技术和产品上练就了一身盔甲,但并非绝无软肋;大疆过去是一个封闭的“乌托邦”,现在,大疆要走下神坛 。
创新的乌托邦
大疆创始人、CEO汪滔形容大疆为“一个创新的乌托邦” 。
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浪潮中诞生了一大批迅猛生长的科技企业 。这些公司擅长“讲故事”,提倡模式创新,依靠资本补贴战打下江山并快速占领市场 。大疆的成长路径,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大不相同 。
大疆创新创始人、CEO汪滔
2006年,香港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汪滔带着Robocon(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奖的飞控系统研究,在深圳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开始了创业历程 。
大疆最初的创业逻辑是将飞控系统商业化 。在不多的媒体采访中,汪滔曾回忆,当时大疆不存在什么商业模式,就是做产品,然后在诸如“我爱模型”这样国内外的航模爱好者论坛里兜售 。
“大疆的成功在于开创了非专业无人驾驶飞行器市场 。”Frost & Sullivan分析师迈克尔·布雷兹说 。至2012年,大疆已经积累了研发一款完整无人机所需要的技术元素:软件、螺旋桨、支架、平衡环及遥控器 。2013年,大疆消费级无人机产品“精灵”问世,自此打开大疆所称的“窄门” 。
2013-2017年大疆销售额(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远瞻资本创始合伙人胡明烈与汪滔上学时就相识 。2012年,胡明烈将大疆的产品拿给合伙人李喆看,作为无人机等电子产品的骨灰级爱好者,李喆在把玩过之后,留下了一句“牛逼”的评价 。
“没什么(投资)逻辑,就是产品好 。”胡明烈告诉全天候科技 。2012年,远瞻资本完成了对大疆1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签协议后第二天,整个公司就买机票去日本了,“因为知道肯定赚钱” 。
与大多数创业者不同,大疆早期日子没那么艰难,没有经历过到处找钱的苦日子 。一位接近大疆的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汪滔)至少比马化腾要好,马化腾还得亲自去移动拉单子,而汪滔的技术公司一直是赚钱的 。”2006年,大疆首个飞行遥控器产品卖出5万元,据称BOM(硬件物料)成本只有1.5万 。
因为如此,大疆对于资本的渴求一直不强烈 。胡明烈说,早期大疆看重投资机构能够提供的资源,“每一家机构都做了一点事情” 。例如,华登国际作为大疆早期投资人,曾带大疆去看各种芯片公司,远瞻资本也在供应链上提出过一些支持 。后期,大疆便不再需要此类“协助” 。在资本面前,大疆亦能够保持相对独立发展,即便对领投方也采取一致态度:不设业绩对赌与上市时间,不开放内部尽职调查,且投资人不能影响和干预公司正常运营 。
大疆历次融资(来源:天眼查;轮次与金额大疆表示不予置评)
在胡明烈看来,汪滔身上兼具科学家、工程师、商人三个属性,“他既是CEO(首席执行官),也是CTO(首席技术官) 。CTO的出发点是技术解决方案,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沟通成本” 。
一位大疆内部人士称,汪滔的研发体系堪称国内效率最高,在技术研发上,他建立了一套规则 。一位从大疆离职的研发人员向全天候科技证实,汪滔的研发习惯非常好,技术文档写得可以当教科书,他会把技术需求分门别类排好,并且把每个流程从哪个环节去调取都列清楚,“有这种研发习惯的人很难不成功” 。
大疆身上映衬出汪滔强烈的个人色彩 。目前,大疆现有1.2万名员工中,近一半从事工程开发工作,其中研发人员3000人以上,除了无人机,还有机器视觉等领域的高手,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15%左右 。这样的研发配置在全球无人机企业中处于领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