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山水委员会主任,郭建龙( 五 )


在中原之外,其他的部落或者政权形式也不是没有,但他们并没有足够发达的文明形式——至少史书是这么记载的,殷墟发掘出的大量青铜器也在验证这个结论 。◎ 三星堆与中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交流但是,最近这些年,在中原之外的地方,发现了一些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比如四川三星堆,三星堆的青铜器,其制造水平并不比中原的商文明差 。
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关于中国先秦史的很多著作,其实都是需要重写的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一言以蔽之,不管怎样,历史著作中已经有的内容,无论是“事实”还是证据,随时会有改写的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追求绝对的真实其实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历史著作中保持追求真实的态度,这是一个底线 。如果一个历史著作连“追求真实的态度”都无法做到,那么无疑,这肯定不是一本好的书 。
有什么好看的历史书推荐,值得看的?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值得一读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明朝三百年间发生的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故事,所谓有意义就是作者所选择的故事对于今天有启发有借鉴的作用 。作者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通俗易懂的小说笔法,语言简单明快幽默风趣能让人有一口气读完的欲望,在今天各种媒体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样确实不易 。
特别是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贵族和底层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剖析和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文化、战争剖析、帝王及后宫勾心斗角之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背景、人伦道德的适当演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新颖别致,严肃中不失幽默风趣,以一种近似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充分考虑当代读者对历史知识的接受性,以现代语言体系和风格将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明朗起来 。
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都怎么处理呢?
衡阳保卫战打到1944年7月16日的时候,第十军已是死伤惨重:预备第10师伤亡90%、第3师伤亡70%、第190师只余400人,而配属给方先觉指挥的暂编第54师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 。在正南和西南方向的山地上,日军虽然夺取了第一道阵地,却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用“尸横遍野”这个词毫不为过,而紧急撤至二线阵地的第十军各部,也无时间无可能带走战友们的遗体 。
第十军最有效果的战场发明就是“方先觉壕”,它的加强版是在阵地前的外壕中,自一半高的位置布下铁丝网并挂上铁刺猬,所以冲锋的日军一跳下去就被暗器所伤,又被铁丝网缠住无法隐蔽,而此时中国守军则摸近投弹,壕内日军大半被炸死 。不过也有后遗症,就是日军的尸体会逐渐填满壕沟,成为后续部队逾越的通道,因此在激战时分,没有哪一方会考虑尸体的存在 。
日军冲上高地后会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垒建战斗工事,以防被第十军的机枪扫射和进行对射,而遗弃的守军尸体就成为最后的材料,第十军工兵营老兵梁岳昆在战后曾经回忆张家山的战斗:“子弹打在人身上的声音肯定是跟砖石不一样的,被打成蜂窝的尸体有战友的,也有鬼子的,但是还是战友的多” 。抗日老兵梁岳昆说:“后来一想,就觉得对不起战友,人都死了,还要被打好多枪,一想到这事,眼泪就忍不住,但当时阵地上都是尸体,也找不到别的东西了,那年夏天的张家山,不敢想” 。
由于是鬼子进攻我军防守,阵地一点点被攻克和蚕食,第十军部队被迫一步步后撤,所以在这方面第十军确实比较吃亏 。衡阳保卫战虽然历时47天,但并非天天都在打仗,由于需要补充弹药、物资和人员,期间日军实际上共发动了三次总攻击,前两次攻击失败后,都会停下来进行整补 。比如第一次总攻是6月28日开始的,打到7月2日深夜只占领了少数外围阵地,伤亡却高达5000余人,平均每天损失1000人以上,并且炮弹也快打光了,于是第11军司令横山勇叫停了进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