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有司之供具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岳父为

“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渊源?这是道教的“呼名法术” , 后来成为道教念咒驱使鬼神时所用的末语 。摄 , 在这里并不是摄影的意思 。而应该是“吸纳”、“摄取”、“抓取”的意思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载:“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 。
中国古代的官和吏有什么区别?
中国有“贪官污吏”、“滥官酷吏”等成语 , 在这些成语里 , 官与吏是一起的 。但在中国古代社会 , “官”与“吏”是有区别的 。最先“吏”说的是管理具体业务的人 , 类似于现在的事务官 。到了两汉时期 , “官”特指某一机关的最高长官 , “吏”指的是某一机关里的属官 。此时 , “官”与“吏”的出身 , 并没有太大区别 。三公九卿由“吏”出身 , 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
一直发展到宋代 , 官、吏间的差别并不明显 。到了明代 , “官”与“吏”的差异就突显出来了 。“吏”指的是各大衙门里 , 那些处理文书、送件的办事员 。明成祖时期 , 朝廷规定 , “吏”不能当御史 , 不准参加科考 。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吏”的前途 。久而久之 , “官”和“吏”就区分开了 。“官”成了人人仰慕的对象 , “吏”则被人看不起 。
所以选择当“吏”的人 , 多半是科考无望的落第秀才或身份卑贱者 。官、吏之别虽然明确于明代 , 不过其源头还是在元代 。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 , 这些入主中原的蒙古人 , 不识汉字 , 不懂政务 , 只好依赖汉人帮其处理文件 。元朝统治者不重视科举考试 , 不少汉人读书人没有了出路 , 只好到各衙门为蒙古官员捉刀代笔 。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下 , 这些汉人在衙门的地位自然低下 ,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当权者无疑是蒙古人 。
这就逐步形成了官高、吏低的流品 。值得一提的是 , 尽管明清时期 , “吏”的地位极其低下 , 但他们对当时政治的影响却相当的大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师爷 。清末光绪年间 , 有人这样说:“一切事情到了胥吏手里 , 铨选则可疾可迟 , 处分则可轻可重 , 财赋则可侵可化 , 典礼则可举可废 , 人命则可出可入 , 讼狱则可大可小 , 工程则可增可减” , 而这七项几乎是中国古代衙门的日常事务 。
北宋时期有个“保甲制”是什么东西?
宋神宗以前宋朝实行募兵制度 , 士兵分为禁兵、厢兵、乡兵 , 藩兵四种禁兵 是天子的卫兵 , 宋初赵匡胤把天下最精锐勇猛的士兵 , 选送到了京城充当禁军 , 以此削弱藩镇势力 。厢兵是地方上的士兵 , 禁军挑选剩下的充当厢兵 。战斗力比较差 , 士兵素质也不行 。平时也很少训练 , 地方多用 厢兵干畜牧、修缮、水运和陆运一类的力气活 。
乡兵 是从民间挑选出来的 , 以及民间自愿应招入伍的民兵 , 用来驻守边防 。河北、河东有"神锐"、"忠勇"、"强壮" , 河北有"忠顺"、"强人" , 陕西有"保毅"、"寨户"、"强人"、"强人弓手" , 河东、陕西有"弓箭手" , 河北、河东、陕西有"义勇" , 麟州有"义军" , 川峡有"土丁"、"壮丁" , 荆湖南、北有"弩手"、"土丁" , 广南东、西有"枪手"、"土丁" , 邕州有溪峒壮丁藩兵是归附宋朝边疆少数民族组成的军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