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新皇要说什么,题写春联祝福贵府

有这个——“玉膏献寿”,什么是玉膏?!其实就是蒸山药糕 。新皇登基后第二年元旦,新皇会改变纪元年号,称为建元(在位皇帝改年号叫改元) 。另外新皇可能会免除百姓当年的徭役甚至税赋,以示新皇帝皇恩浩荡、泽披万民 。先皇驾崩和新皇即位的消息,同时由都城向全国扩散:官衙、城门、集市、交通要道张贴安民告示;农村通过乡、亭、村、保等行政体系文书、口头形式传递 。
古代皇帝说什么方言?

祝贺新皇要说什么,题写春联祝福贵府


这个问题提的好,想想那个场面就有喜剧感 。秦始皇国都是咸阳(今陕西咸阳市) 。当大臣上朝时,嬴政说陕西方言 。宋朝国都是开封,赵匡胤上朝说河南方言 。明朝国都是南京,朱元璋说南京方言 。清朝康熙老家是沈阳的,满嘴的东北方言 。其实中国历代皇帝通用语是“雅言”、也就是“官话”,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 。不过,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 。
最早以周朝的国都丰镐(今西安西北)地区的语言为当时的全国通用语 。后来周朝灭亡,随后建立的秦、汉、晋、隋、唐、元、明、清各朝随着国都的迁移,雅言的基础方言也随之修正,但多数仍以国都语言为标准,如秦、汉通用关中语,唐通用汴梁语,等等 。假如历史上各朝各代统一成同一意义上的标准语言发音,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毕竟中国古代的发音练习方式是字切,而不是有录音录像普及统一 。
远的不说,元朝近百年的统治,使传统汉人礼乐风俗、语言文化发生巨大变化 。因此,明太祖即位第二年(1369),以唐宋制度作为模范,恢复了科举制度,并立了儒学 。明代以后,由于语音演变的原因,中国北方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太祖朱元璋命乐韶凤、宋濂参考中原音韵和当时的南京话,编著《洪武正韵》作为官方韵书 。因此,南京话也是当时官话的代表之一 。
清入关后,由于语言上的不习惯,前期上朝多用满洲话,汉臣必须学习满语,但民间则出现了旗下话、土话、官话等几者杂糅的趋势,北京话正是这几者等结合的产物,北京话音调高,即受东北话影响,此外很多方言来自东北土话 。清中期,由于同化的作用,随着对汉臣的倚重,且为提高 办公效率,清宫上朝一律改用北京话,满语仍是国语,但不再充当官话 。
1728年,雍正皇帝确定北京官话为官方用语,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由政府主导的推广标准音 。到清中后期,北方的大多数地区(包括四川)都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新官话靠拢,其影响已经超过基于《洪武正韵》的南京话,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最流通最广的语言 。由此可见,康熙说的是夹杂着东北话的北京话 。那么,刘邦的国都起初建都在洛阳,后听刘敬建议,命萧何在长安建宫殿,迁都长安(即西安) 。
皇宫里过生辰怎么说祝福语?
祝贺新皇要说什么,题写春联祝福贵府


小君就说说紫禁城里的“生日祝福语”吧,比如乾隆皇帝过生日时,就有一个叫彭文勤的人给他祝寿,写道:“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斓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方缥缈奏丹墀 。”大家看里面,出现了两个数字——“五”和“八”,“五”是当时乾隆皇帝执政55年,而“八”是他当时过八十大寿 。
对仗工整,寓意独特,乾隆看后龙心大悦 。同一时间,纪晓岚也搞了个对联祝贺:“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同样以“八”和“五”来寓意他的生辰和在位时间 。想来给皇帝写生日祝福语也是得绞尽脑汁啊,要换做小君,可能就只会说“生日快乐,八十大寿快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