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府邸2号地有多少楼,融创天地源纯新盘面市

3、楼和阁“楼”,古代重层则谓楼,即两层以上的建筑 。除了水边,有的榭也设于花间 。羁旅在外常会有思乡怀故之感,闲暇时登楼凭栏以排遣胸中的寂寞,如“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花尽高楼伤客心”、“明月楼高修独倚”等 。“阁”,其实与楼很相似,但一般更为小巧 。
清朝醇王府到底有多牛?
醇亲王是清朝历史上十二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中的一位,也是慈禧太后执政后册封的仅有的两位铁帽子王之一(另一位为庆亲王) 。相比清朝其他十一位铁帽子王,醇亲王一脉无疑是非常幸运且荣宠不断的,晚清最后的三位皇帝有两位出身醇亲王府的王子,不仅如此,两代醇亲王还先后成为“辅政王”和摄政王,一时间风光无限,荣宠无比 。
有清一代不要说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即便是所有的宗室亲贵,包括大权在握的多尔衮也不远不及此 。醇亲王府也堪称有清一代宗室亲王最牛者 。两位醇亲王,辅弼三幼主:相比很多世袭罔替了一百多年甚至两百多年的铁帽子王来说,醇亲王王爵的历史实在短得可怜 。第一代醇亲王奕譞实际上在道光帝驾崩之后才被继位称帝的哥哥咸丰帝封为醇郡王,但是此时这个醇郡王的爵位还并非世袭罔替,直到同治三年,醇郡王奕譞才被加封亲王衔,八年之后的同治十一年,正式晋为醇亲王,两年后的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驾崩,因同治帝无子,两宫皇太后定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承皇位,同时醇亲王奕譞被加恩赏赐世袭罔替,成为了大清历史上第十一位世袭罔替的亲王,也是两宫皇太后共同主政时期的唯一一位得此荣宠的亲王 。
醇亲王得此荣宠,既非政治才华出众,也非有大功与朝廷,究其根本原因,实际上就是因为听话,醇亲王奕譞一生庸庸碌碌,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但是相比恭亲王的锋芒必露,醇亲王奕譞的最大优点就是听话,听慈禧塔后的话,这种听话几乎到了俯首帖耳的程度 。醇亲王也正是因为既听话又无政治野心,因此才得到了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重用,慈禧对于这样一个人,是可以放心的用的 。
辛酉政变时,醇郡王奕譞积极参与捕杀八大臣的政变,因此获得慈禧信任,甲申易枢后,由于恭亲王一派遭受打击,因此醇亲王得以进入中枢,参与最高权力的决策 。一时间风光无限大权在握的醇亲王对于慈禧太后言听计从,即便后来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他也并没有变现出任何的飞扬跋扈,反而更加低调谨慎 。第一代醇亲王奕譞于光绪十六年去世,谥号为醇贤亲王 。
老醇王去世后,其侧福晋刘佳氏所生的庶子载沣承袭了爵位,成为了第二代醇亲王,载沣是慈禧晚年重点培养的接班对象,他于光绪三十四年跻身军机大臣之列,同年其子溥仪被慈禧太后立为皇帝,因皇帝年幼无法理政,载沣被行将就木的慈禧太后封为监国摄政王,成为清朝历史上继多尔衮后又一位摄政王,也是清朝历史上和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是清朝最后两年多时间中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和决策者,是宣统朝的无冕之皇 。
然而载沣的政治能力却让人大跌眼镜,其为人不仅优柔寡断,还刚愎自用,继承了其父软弱庸碌的性格,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让这位焦头烂额的摄政王爷辞职回家了 。醇亲王父子两代,从同治元年开始知道宣统三年结束,父子二人先后效力于三位皇帝前后长达五十年时间,这五十年时间是清朝最后的五十年,也是清朝最为多事的五十年 。
一座潜龙邸,诞出两帝王:如果说醇亲王府因为先后出了两位位高权重的王爷而闻名于世的话,恐怕是不仅如此,春秦王府真正出名的是因为先后出了光绪、宣统两代帝王 。这两位醇亲王子出身的皇帝都是因为前朝皇帝的绝嗣而被选为新帝,同时与皇室亲近的血缘关系也是他们能够获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元1874年,同治十三年,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因患天花(一说为梅毒)而去世,此时距离同治皇帝大婚才仅仅过去一年多时间,同治皇帝的一后四妃都没能够在这一年多时间里为同治皇帝诞下子嗣,因此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后,清朝的皇帝之位面临之无人可继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是清朝二百多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