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翻译,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谁的词( 二 )

【雨霖铃翻译,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谁的词】

雨霖铃翻译,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谁的词


4,找一首诗形容欲哭无泪 《雨霖铃》朝代:宋代作者:柳永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不明白啊 = =!5,雨霖铃原文及翻译赏析雨霖铃原文及翻译赏析如下: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翻译: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今后就是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对我也如同虚设 。纵然有千万种蜜意柔情,又能向谁去倾吐呢?整体赏析: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合作,柳永能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首词调名《雨霖铃》,盖取唐时旧曲翻制 。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 。”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读之令人於悒 。br>词的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 。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br>前三句通过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可见他的思绪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 。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林逋《相思令》云:“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欲平 。”仅是暗示船将启碇,情人难舍 。刘克庄《长相思》云:“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挠,舟人频报潮 。”虽较明显,但仍未脱出林词窠臼 。可是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纤,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 。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 。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 。寥寥十一字,真是力敌千钧!后来传奇戏曲中常有“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的唱词,然却不如柳词凝炼有力 。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词是一种依附于音乐的抒情诗体,必须讲究每一个字的平仄阴阳,而去声字尤居关键地位 。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 。清人万树《词律发凡》云:“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 。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 。”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 。“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 。既日“烟波”,又日“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 。br>上片正面话别,到此结束;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生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 。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 。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为层层加码,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 。“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 。据俞文豹《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日: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 。词人描绘这清丽小帧,主要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就将失去光彩 。br>“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 。因为上面是用景语,此处则改用情语 。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帐触而已 。“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可见结构之严密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 。而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其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耐人寻绎 。br>柳永词长于铺叙,有些作品失之于平直浅俗,然而此词却能做到“曲处能直,密处能疏,鼻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论柳永词) 。像“兰舟催发”一语,可谓兀傲排鼻,但其前后两句,却于沉郁之中自饶和婉 。“今宵”三句,寄情于景,可称曲笔,然其前后诸句,却似直抒胸臆 。前片自第四句起,写情至为缜密,换头却用提空之笔,从远处写来,便显得疏朗清远 。词人在章法上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因而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付之歌喉,亦能奕奕动人 。6,无语有哪几种意思 无语 wú yǔ1.没有话语;没有话说,无话可讲,没有相同的语言 。“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唐·任翻《惜花》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宋·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诗2.形容寂静无声 。“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讵知?”——唐·崔涯《黄蜀葵》诗“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黄菊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金·元好问《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网络语言无语——从网络中流传出来,和尴尬的意思差不多,本意是没有话讲,在网络中却引申为看到某种人或事表示不理解到没有想法的无话可说的感觉 。有时候像一个感叹词,也同时表示对某人或事很无奈的想法或意见 。有时候在对于一些无话可说的提问表示“无语” 。包含话不投机,或者是无法理解,不可理喻等意思无语 基本解释: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2.形容寂静无声 。有的时候,根据语气则表示失望 。7,求雨霖铃翻译50字左右十万火急啊雨霖铃一个冷清的秋天,长亭外下着暴雨,我站了很久,雨终于停了,秋蝉叫的多么凄凉, 我来到军营中与他唱酒,想到马上要离开这个我留恋的地方,心情很沉重,最后握手含泪告别. 在这夜暮下的长江中,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天空,想到过去不远干山万水来到这里,今天要坐船回去,这种知己间的生离死别让情深义重的男儿太伤心了.孤独的我又喝醉了,醒来时发现自己在杨柳岸,面对着晓风残月,将来就算我过的花天酒地的日子有什什么意义呢?你好!《雨霖铃》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qiān)本义:设酒食送行) 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对方泪光闪闪的眼睛,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8,高一柳永词两首 我就是高一的学生= = 刚学完这两篇词 还蛮喜欢的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其二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两首都是名篇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是柳永成名之作 。据说也是柳永为求见孙何而作 。孙何当时为两浙转运使,驻杭州,门禁森严 。柳永功名失意,流浪江湖,欲见孙何无门故作此词,让歌伎在宴会上献唱以引起孙何注意 。孙何听后即引柳永与宴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抒写柳永同恋人分手时的离愁别恨 。这首词以冷秋景为衬托,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惜别的场景,氛围,进而推测别后刻骨铭心的思念 。9,木兰词原文是什么木兰词为纳兰性德所著一首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辞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①,何事秋风悲画扇② 。等闲变却故人心③,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④,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⑤,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故人,指情人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 。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 。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 。亦可通 。【讲解】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始见《花间集》韦庄词 。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 。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 。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 。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 。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 。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 。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10,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骊和薄的读音 编辑本段诗词原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①人生句:恋人之间如果能像刚恋爱的时候那样 。刚开始总是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的 。如果总能这样,就不会出现时间长了,感情淡了,甚至变心负心(秋扇见捐)的情况了 。一二句是一体的,这两句容易理解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开始时相亲相爱,后来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这两句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故人如何理解,应该说理解成恋人、情人也不算错,但按字面的解释就有问题 。前一句意思我理解是相恋了很久的爱人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就这么就变了,几许无奈、几许悲哀) 。后一句的理解问题最多,我理解成:反而说情人间相处得久了,感觉无聊了,就不由得容易变心了 。重点是这两句中的故人的故如何理解,只解释成恋人、情人还不够吧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畅常扳端殖得帮全爆户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将杨玉环赐死 。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这里理解成李杨二人当初发愿立誓,后来虽然一方为一方而死,也不生怨 。比喻感情忠贞,至死不渝 。⑤何如二句:何如:怎么样?理解成比较好象不合适 。薄幸:这里未必是否定批判,古书中的此词多是爱语,相当于现在的“冤家” 。当初的誓言就这么算了 。引用七夕长生殿的典故,谴责薄幸郎虽然当日也曾订下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关于词牌,有人说疑为纳兰自度曲,这个恐怕未必 。有这样的解释: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始见《花间集》韦庄词 。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 。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 。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 。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编辑本段后世评论一、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 。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 。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 。”二、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 。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 。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 。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一般认为: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 。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 。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 。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这里的柬友应该是写给一位朋友,根据纳兰的性格和词风,这首诗恐怕是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做,当然失恋的应该是个男性,这里是从女性的角度写一首词来安慰朋友 。最后两句明写女子遭遗弃后的抱怨,暗写当初两人山盟海誓,而女子如今负心 。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当初两人订有私情,而后来女方迫于某压力,不得不另嫁他人,而男方无法接受,所以作者劝他,宽慰朋友接受现实,并引用典故说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开些 。【这首是很有名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