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甘肃民居特点与建筑特色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要素文化之一 , 衣食住行中的住就是体现了建筑对于人们重要性 。建筑文化在我国呈现出多样化的样貌 , 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拥有着不同的建筑文化 。那么 , 甘肃文化中建筑文化又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甘肃的传统民居建筑吧 。
甘肃民居主要成分当属四合院行制 , 也是汉民族自汉唐以来民居建筑发展的主流 。这种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思想 , 充分体现了封建宗族制度的需要 , 极大限度的满足了大家族、大家庭的居住、生活需求 。受当地传统风水观念支配 , 院落大门多座院之东南 , 厕所置于院之西南角 。院内雨水则汇流于西南排出院外 。四合院大门多采用屋宇门形式 。即是将倒座东侧稍间辟作门道 , 而在倒座后墙上开门的一种大门 。门框、门扇坚实厚重 , 造形简约朴素 。
采用此种门的实用目的有二:一是天水历史上华戎杂处、战事频繁 , 兵灾匪患较多;倒座后墙坚固高竣 , 在此开门封闭安全 。二是大门形制简朴可以藏拙不显豪富 。除此而外 , 亦有部分大门采用对山式墙垣门 , 即大门对着前院东房山墙开南门 , 或对着西房山墙开北门 。
甘肃历史上处于封闭的内陆腹地 , 民风民俗都朴实而具有独特的特点 , 民居建筑依然如此 。院落外各立面展现的是封闭的后檐墙外观 , 灰调、粗糙、厚实、冷峻;而院落内具有浓郁的内向界面 , 各单体建筑面向庭院的二维主立面 , 为庭院空间提供了明显的内向界面 , 由于大多数院落的四面屋身处于金柱位置并充满着柔美的木质门窗纹理 。
这种浓郁的内向界面强化了庭院的内向品格;四面廊道亦里亦外、亦外亦里的“过渡空间”、“中介空间”具亲和力 , 在金柱浓郁、内向品格的木质墙面的衬托下 , 使廊道更带有明显的室外内化性 。如“冯国瑞故居”等 。
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布局与封建礼教制约下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相适应 , 围合的庭院式空间 , 构建了一个封闭的小天地 , 在这个封闭的小天地中 , 严整纵深的庭院组合 , 中轴突出的对称格局 , 提供了建筑空间的主从构成、正偏构成、内外构成和向背构成 。这些空间构成都被赋予了礼仪上的尊卑第等意义 。
透过正院与偏院 , 正房与厢房 , 外院与内院 , 前庭与后庭等等空间的主从、内外划分 , 庭院组群充分适应了封建礼教严格区分尊卑、上下、亲疏、贵贱、男女、长幼、嫡庶等一整套的伦理秩序需要 。如南北宅子、贾公馆、冯国瑞故居等正是中国传统的庭院式布局 , 体现了儒家“礼”文化意象 。
【浅谈甘肃民居特点与建筑特色】同时 , 如冯国瑞故居等这样的民居四合院 , 四面房屋四面廊道的院落 , 很好地体现了中心庭院的明亮空间、檐廊“灰”空间、室内“暗”空间的层层过渡关系 , 这也体现出中庭式院落空间由公共空间到模糊空间再到私密空间的层次关系 , 这种层次关系展现的建筑形态的内向品格 , 室内外空间的有机交融 , 以及对庭院内花木扶疏的自然景观的收纳渗透等等 , 都表现出天水民居庭院式布局审美上的人伦之“乐” , 即“乐”的感情教化与和谐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