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数学公式,谁能帮帮忙总结一下高中文科数学的公式

本文目录一览

  • 1,谁能帮帮忙总结一下高中文科数学的公式
  • 2,求高中文科的数学公式还有经典例题
  • 3,高中数学文科基本公式
  • 4,求高中文科的数学公式还有经典例题
  • 5,高考文科数学必背公式
1,谁能帮帮忙总结一下高中文科数学的公式跟你一样 我也是学文科的我有深刻的体验 因为高中的公式太多 文科数学不同于理科的最大特点就是 只要掌握好公式的运用及转化 就很简单了我很同意楼上的那位说 拿着课本记忆印象更深 因为自己翻过的东西更有价值 会觉得更有成就感很多知识点是串联在一起的 所以理解记忆 很重要比如说包括在三角函数或与之有关的内容 全部都要深刻记忆像是 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两角和差公式,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里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角公式和求边公式,以及关于函数的一些相关内容:y=Asin(ωx+φ)+ b这类函数的图像及 义域值域 单调性 奇偶性 周期 对称中心 对称轴……很多东西都是串联起的特别是函数内容 文科数学高考函数题目占绝大部分 很多也只是一些些小小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的再说 文科数学也不难的只要会用公式 套进题目中去就完全ok了 别人告诉你了公式 对着上面写可下次碰到同样的题目 忘记公式 还是不会写啊总结我的经验 我认为需要将书本翻翻自己做好归纳 哪些有关联就将哪些归纳在一起 不是说归纳公式而是像我那样的 归纳综合点 在翻书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记忆综合了所以模块的知识点 然后看看主干 自己想想:比如看到诱导公式 就要想诱导公式有哪些 分几种情况什么时候变函数名什么时候不要变 什么时候结果去负号什么时候可以不取负号 还有除此之外 有哪些性质 有哪些典型例题总会出现在试卷上的这都需要结合记忆的所以 把教材都拿出来翻翻吧~ 如果你真的想把数学学好的话 我的话去做做吧~总会有收获的就是看你有没有恒心了文科数学要想的高分很简单的 就是我前面说的那些方法 结合记忆 特别还要多做习题 巩固记忆作为文科生呢 数学就更重要了文科生普遍都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所以搞好数学是高考拉分的关键呀对别像是你这种对数学还有兴趣 有点基础的同学还说数学很重要每天都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学习数学 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忘掉了我是湖南的 2011年也就要高考了 听说今天的数学题目并不难的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 也是关键我们一起加油吧~!高中的公式实在太多,这些公式需要你平时累积起来 如果我去网站上复制给你既没针对性 又浪费了你宝贵时间 祝你成功~~~~~自己拿课本总结,印象深刻http://www.xyjy.cn/Article/UploadFiles/200510/20051013100307519.doc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谁能帮帮忙总结一下高中文科数学的公式


2,求高中文科的数学公式还有经典例题一、基本概念: 1、 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数列的项与项数: 3、 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 4、 递增(减)、摆动、循环数列: 5、 数列6、 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7、 等差数列、公差d、等差数列的结构: 8、 等比数列、公比q、等比数列的结构: 二、基本公式: 9、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10、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1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 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1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 1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当q≠1时,Sn= Sn= 三、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 14、等差数列15、等差数列16、等比数列17、等比数列18、两个等差数列19、两个等比数列20、等差数列21、等比数列22、三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 23、三个数成等比的设法:a/q,a,a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 (为什么?) 24、25、26. 在等差数列 中: (1)若项数为,则 (2)若数为 则,,27. 在等比数列 中: (1) 若项数为,则 (2)若数为 则,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 。关键是找数列的通项结构 。28、分组法求数列的和:如an=2n+3n 29、错位相减法求和:如an=(2n-1)2n 30、裂项法求和:如an=1/n(n+1) 31、倒序相加法求和:如an= 32、求数列① an+1-an=…… 如an= -2n2+29n-3 ② (an>0) 如an= ③ an=f(n) 研究函数f(n)的增减性 如an= 33、在等差数列 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 (1)当 >0,d<0时,满足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大值. (2)当 <0,d>0时,满足 的项数m使得 取最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六、平面向量 1.基本概念: 向量的定义、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 。2. 加法与减法的代数运算: (1) . (2)若a=( ),b=( )则a b=( ).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表示: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以向量 = 、 =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两条对角线的向量 = + , = - , = - 且有| |-| |≤| |≤| |+| |. 向量加法有如下规律: + = + (交换律); +( +c)=( + )+c (结合律); +0= +(- )=0. 3.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 与向量 的积是一个向量 。(1)| |=| |·| |; (2) 当 >0时,与 的方向相同;当 <0时,与 的方向相反;当 =0时,=0. (3)若 =( ),则 · =( ). 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1) 向量b与非零向量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仅有一个实数,使得b= . (2) 若 =( ),b=( )则 ‖b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若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得 = e1+ e2. 4.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设P1、P2是直线 上两个点,点P是 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使 =,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 。当点P在线段 上时,>0;当点P在线段 或 的延长线上时,<0; 分点坐标公式:若 = ; 的坐标分别为( ),( ),( );则 ( ≠-1),中点坐标公式: . 5. 向量的数量积: (1).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作 = , =b,则∠AOB= ( )叫做向量 与b的夹角 。(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b,它们的夹角为,则 ·b=| |·|b|cos . 其中|b|cos 称为向量b在 方向上的投影. (3).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若 =( ),b=( )则e· = ·e=| |cos (e为单位向量); ⊥b ·b=0 (,b为非零向量);| |= ; cos = = . (4)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b=b· ;( )·b= ( ·b)= ·( b);( +b)·c= ·c+b·c. 6.主要思想与方法: 本章主要树立数形转化和结合的观点,以数代形,以形观数,用代数的运算处理几何问题,特别是处理向量的相关位置关系,正确运用共线向量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计算向量的模、两点的距离、向量的夹角,判断两向量是否垂直等 。由于向量是一新的工具,它往往会与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解几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是知识的交汇点 。七、立体几何 1.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三个公理及推论,会说明共点、共线、共面问题 。能够用斜二测法作图 。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的概念; 会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证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一般用反证法 。3.直线与平面 ①位置关系:平行、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 。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方法及性质,判定定理是证明平行问题的依据 。③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方法有哪些? 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找它在平面内的射影,范围是⑤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每年高考试题都要考查这个定理.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主要用于证明垂直关系与空间图形的度量.如:证明异面直线垂直,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确定点到直线的垂线. 4.平面与平面 (1)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方法和性质 。(3)掌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方法和性质定理 。尤其是已知两平面垂直,一般是依据性质定理,可以证明线面垂直 。(4)两平面间的距离问题→点到面的距离问题→ (5)二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交的作法及求法: ①定义法,一般要利用图形的对称性;一般在计算时要解斜三角形; ②垂线、斜线、射影法,一般要求平面的垂线好找,一般在计算时要解一个直角三角形 。③射影面积法,一般是二面交的两个面只有一个公共点,两个面的交线不容易找到时用此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