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三首中秋词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苏轼三首中秋词,有愿望,有世事感伤,更有逆境中的超脱飞扬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把酒问青天》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美词,千百年来为人所传唱,几乎句句都是金句 。
39岁的苏轼,人生壮年,正在密州作太守,主政一方 。他少年得志,21岁考中进士,25岁正式授官,应该算前途无量,只是因为母亲和父亲先后在此期间病故,他仕途耽误了六年 。这是唐宋都有的丁忧制度,父母故去,守孝三年 。等到他正式回归职务时,朝廷已经在进行宋神宗王安石所主导的变法,且暴风骤雨,因为变革所需,打击了很多老臣 。
尚气盛的苏轼面对飘摇的朝堂风雨,很愤青,他认为这是党派利益之争,出头上书给皇帝,质疑这场变革的目的,受到神宗和王安石的不满,改革怎么能有杂音呢?苏轼请求去外地作官,避开朝廷风雨,还有一个原因,是父母双亡,如果仕途不顺,他更愿意多陪陪手足兄弟的苏辙 。
他们的名字也很有意思,苏轼是苏家的车头,车把手,苏辙是苏家的车印车轮,父亲给他们起名字时,一定想这兄弟互相扶助,让苏家作大作强,但是父母这么早去世,留下兄弟俩,这名字更让人感慨 。何况苏轼和苏辙兄弟情深,苏轼对弟弟的牵挂,更加深沉 。
只是苏轼外放做官,本来是想选择靠弟弟近一点的地方,但是,真正任命却不是他说了算,三年杭州之后调到山东密州 。他和弟弟已经五年没有见面 。
在密州,苏轼果断治理蝗灾旱灾,一年多,扭转了这里贫困灾难的局面,政绩卓著,中秋时节,这里张灯结彩,一派雨后彩虹的清新繁荣,苏轼和同僚官员,登高望月,“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苏轼的醉,是半醉,比起他的治国理想,密州不过是无奈现实的小试验牛刀,当然他还是快乐的,以为这实在的政绩,人们的拥戴,让他有狂放的豪情 。
但是他的心并未填满,因为两件事,一件就是对朝政的忧患,一件是对弟弟深沉的牵挂 。“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开句起得自然而有气势,毕竟苏轼才39岁,逼人的向上的气息 。昔曹孟德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唐又有李白把酒问月,但是他们都不是苏轼这种,一个年轻的官员,有着向上的朝气,身后是真实的田园丰收,而他带着饱满的心情,半醉祭天 。
苏轼这首词的美,是你永远不知道下句是什么,可是当你看到下句时,你会觉得,竟然如此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屈原的天问,带着咄咄逼人的气质,但苏轼的却大气中有旖旎 。我不问其它,就想知道,那天上的广寒宫阙,琼楼玉宇,到底存在多少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这句转折很俏皮,一方面想乘风而去,给人快意,但忽然又转折,月宫那么美,可是高处不胜寒,我还是愿意留在这有人气的人间啊 。
这句也可以联想到他的仕途处境,他之所以主动提出作地方官,也是考虑到朝廷没有他得力的支撑,时间至少在这刻证明,他虽然意犹未尽,却也是最好的选择 。
推荐阅读
- 中秋节的英语单词,中秋节有关英语单词 要5个
- 2013中秋节放假安排,2013年中秋节放几天
- 造4忘忧草怎么得,苏轼看到的茶盏是什么颜色
- 中秋节放假安排,中秋节法定节假日是多少天
- 中秋节发朋友圈的祝福句子 中秋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简短
- 这个中秋节她收到了最好礼物 晒收到女儿礼物的说说
- 中秋节致亲人朋友的祝福语 中秋祝福语 简洁大气祝福朋友
- 中秋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关于中秋的手抄报上手抄报上画什么好
- 中秋节诗,关于写中秋节的古诗一首
- 中秋节送礼通知,公司欢度中秋佳节要发月饼要怎么样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