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什么意思?内卷的最通俗解释


内卷是什么意思?内卷的最通俗解释


内卷 , 网络流行语 , 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 , 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 , 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 , 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 , 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 , 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据2021年8月25日百度指数数据分析平台显示 , “内卷”的整体日均搜索指数值为16999、移动日均搜索指数值为14886、最高峰值为88726(2021年5月31日) 。
【内卷是什么意思?内卷的最通俗解释】“内卷”本是一个学术名词 , 在学术文献中常用作“内卷化” 。经济学家韦森认为 , “内卷”这个概念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最早使用的 。使内卷化概念得到发展的是两位人类学家 , 一位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戈登威泽 , 他将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 , 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 , 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 , 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称为“内卷化” [3]。另一位是克利福德·格尔茨 , 在其著作《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中提出 。他在印度尼西亚调查时发现 , 爪哇岛资本缺乏、土地数量有限 , 加之行政性障碍等 , 无法将农业向外扩展 , 致使增加的劳动力不断填充到有限的水稻生产中 , 农业内部变得更精细、更复杂 , 从而形成“没有发展的增长” 。格尔茨用“农业内卷化”来概括这一过程。“内卷化”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 , 是由于黄宗智在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分析过去几个世纪中国农村状况时 , 借用了人类学家的“农业内卷化”概念 。他用“农业内卷化”概念来说明劳动密集化带来单个劳动日报酬递减 , 表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 , “内卷的要旨在于单位土地上劳动投入的高度密集和单位劳动的边际报酬减少 , 近世以来还存在着‘过密型商品化’” [3]。总的来看 , 以往学术界对于“内卷”的讨论基本上是在制度、文化层面进行的 。从制度变迁角度看 , 变迁被概括为演化、革命和内卷三种典型形态:演化是指一种连续性的、增进性的、发散性的或沿革式的社会变迁;革命是一种间断性的、突发式的或者说剧烈的社会制度的改变与更替 , 是从一种社会制度跳跃式地改变为另一种社会制度;而内卷则是一个社会体系或一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在同一个层面上内卷、内缠、自我维系和自我复制 。与演化相比 , 内卷表现为自我重复而没有增进 。如果用登山来比喻 , 演化就像是走盘山路 , 螺旋上升 , 不断缩短与山顶的距离;而内卷则是在山脚下或半山腰不断循环 , 永远无法登顶。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 , 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2020年下半年 , 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 , 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 , 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 。“内卷”流行开来 , 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这些图片最早在清华北大的学霸之间流传 。之后 , “边骑车边看电脑”的“清华卷王”等热门词语登上热搜 , 相关的表情包也出现在了不少大学生的社交软件中。
一篇叫作《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的爆款网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章作者大谈特谈清华、北大两所学校的内卷现状 , 充满忧虑下此论断:“这些中国最聪明的年轻人正面临普遍的困境:在极度竞争中 , 成功压倒成长 , 同伴彼此PK , 精疲力竭 。”真不是现在的孩子矫情 , 也不怪他们竞争意识发育太早 , “培训班鄙视链”“学区房排位赛”之类的教育军备竞赛万众参与 , 这可真是值得警惕的“内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