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掠地打吕布为什么要上魏延,为什么诸葛亮总看不上他

一、近年来,为什么网媒上对魏延的褒评越来越多要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来看,诸葛亮真是看不上魏延 。魏延有本事,魏延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在用兵上自有独到之处 。要知道,要杀董卓的不只一个人,曹操杀过,有很多其他人也干过,但都失败了,只有吕布成功了 。
诸葛亮为什么处处压制着魏延?有什么情况?
题主没有说是三国的演义的观点!依三国志等正史来说,诸葛亮处处压制着魏延是假命题 。诸葛亮是一个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他隆中决策三分天下;协助刘备夺取荆益两州和建立蜀汉帝国;七擒孟获安定南中,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留下两篇出师表昭示了忠贞不渝的老臣之心 。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染了历代真正的志士仁人 。
刘备死后,诸葛亮又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主刘禅,他的事迹将光照千秋、彪炳史册 。蜀将魏延镇守汉中居功至伟,大破费瑶和郭淮屡建 威名,出子午谷奇谋为世从所传颂,魏延在蜀汉建立前后都成功赫赫,作用非常强大,其文韬武略甚至能与五虎上将相媲美 。1.魏延在诸葛亮身边是得到了重用的 。魏延有本事,魏延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在用兵上自有独到之处 。
刘备慧眼识珠,提拔他当汉中太守后,他镇守汉中十多年,面对强大的曹魏军事集团硬是没有丢掉一寸土地 。这足以证明了魏延的卓越的军事能力 。他还是尊重诸葛亮的,这是因为,他是诸葛亮跟定刘备后,才投降蜀汉军事集团的,资历不如诸葛亮 。魏延和诸葛亮对这个问题都心知肚明,都没有说破,诸葛亮也欣赏他,一直在用他,南征与北伐都带他前往,就是证明 。
2.性格决定命运,他的结局是自己造成 。当然,魏延有叫人不放心的地方,就是他性格傲慢 。尤其是在蜀汉五虎上将逐渐老去与殒落后,蜀国军方已没有一个将领能让能征惯战的魏延心服口服了 。魏延的结局是凄凉的,让人嘘唏 。这是他自己的性格造成的,他不能与杨仪、费祎等领导搞好关系,又不经常与姜维、何平、马岱等同事吃吃饭,靠近靠近 。
某些方面来说他的死是咎由自取,这怨不得诸葛亮!3.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的表现差强人意 。三国演义对魏延的描写有矛盾,魏延在历史上取得的许多成就,罗贯中在小说中都浓墨重彩了 。而魏延出场以诈败居多 。这样会引起人们猜测,人们会认识:既然有这样的功绩,又不是五虎上将 。独到的子午谷奇谋也没有被诸葛亮采纳 。
关键的守街亭一役也不给魏延机会 。所以 。人们都认为诸葛亮压制了魏延 。其实呢,五虎上将的的评选标准并非全看对蜀汉的贡献,还包括,投奔到刘备军事集团前的资历 。如马超,纯以在蜀汉的表现来说,是比魏延差的,但,他以前有丰富的阅历 。魏延提出的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是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举 。他的意思是,自己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 。
而让诸葛亮带领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同会师于潼关 。诸葛亮没有采纳,是因为他用兵谨慎,他作为军事统帅,认为此计过于凶险,难以成功,才弃而不用的,并不是排挤魏延 。关键的守街亭一役也不给魏延机会,也因为 马谡在街之役前有优秀的表现,在诸葛亮面前展现了军事才能,诸葛亮认为马谡可以担当此任,要给新人以锻炼机会 。
。诸葛亮非常爱惜魏延,原因很简单,这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因为 诸葛亮与魏延都是有能力的人 。4.魏延在蜀汉升迁速度快,也说明诸葛亮没压制他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投奔刘备军事集团时,是“以部曲随先主入蜀”,他是带有部队投奔刘备的 。追随刘备之后,魏延作战勇敢、屡立战功 。“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