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青云破处 宋徽宗汝窑雨过天青( 三 )


在我们的印象中 , 汝窑器物走的都是“小而美”的路线 , 器物的尺寸一般是十几二十厘米的袖珍款 , 但窑址发掘的成果又双叒叕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比如说高30多厘米的龙纹大瓶:
▲ 汝窑龙纹瓶 , 高30.4厘米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一张A4纸的尺寸为21厘米×29.7厘米 , 大家可以比一下这个器物实际有多高
据参与窑址发掘的人员表示:窑址里还出土了很多高度超过30厘米的熏炉、套盒等大型器物哟~有没有感觉汝窑的人设从娇小文静的贵族少女秒变粗犷女汉子……
误区7:每件汝窑瓷器都晶莹明澈、毫无瑕疵 。
若说汝窑瓷器在艺术和美学成就上达到了高峰 , 小编举双手双脚赞成 , 但如果爱屋及乌 , 把这个“高峰”扩大到瓷器烧造工艺上 , 那就不对了 。
汝窑瓷器无论再怎么美 , 都是宋代的瓷器 , 体现的工艺水平只能是宋代的工艺水平 。把宋代汝窑的制瓷技术当作中国陶瓷烧造技术的最高点 , 明清景德镇御窑厂不服!近现代各大制瓷企业不服!
汝窑在烧造工艺上的缺陷 , 不要太明显啊!
比如说一眼就能发现的开片 , 是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烧造冷却时的收缩率不同导致的 。也许有人会说开片是缺陷美的典型 ,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首先是一种缺陷 , 然后才能谈得上“缺陷美” 。
▲ 台北故宫藏汝窑莲花式温碗局部 , 可以看到明显的开片
▲ 同样是台北故宫收藏的纸槌瓶 , 不放局部也可以看到开片
▲ 北京故宫收藏的汝窑器物也同样有开片哟
如果再多看几眼还会发现 , 很多汝窑器物上都有小黑点 , 学名叫做缩釉点:
▲ 莲花式温碗的俯视图 , 看见碗底的一个小点了吗?那不是手机屏幕上的灰尘而是缩釉点
▲ 大英博物馆藏汝窑盏托 , 从这个角度看能看到3个缩釉点
▲ 台北故宫藏汝窑椭圆小洗 , 左下角那一大块缩釉已经不能用“缩釉点”来形容了
缩釉点的形成 , 是由于釉料中有灰尘或配方不够完善 , 烧造时形成大量气泡 , 从熔融的釉中逃出;如果釉的流动性不好 , 不能及时流到气泡逃离的地方填平釉面 , 烧造完成的瓷器上就会出现小坑 , 看起来是个黑点 。而在瓷器制作水平总体较高的清代、近现代 , 瓷器上不常出现缩釉点这一类缺陷 。
汝窑瓷器如梦似幻的釉色给了我们巨大的遐想空间 , 关于汝窑的各种故事更是因文艺皇帝宋徽宗的插足而染上了文艺的色彩 。然而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 , 大量的事实证明 , 汝窑与其他的宋代瓷窑一样 , 有着从模仿到创新、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
它所在的宝丰清凉寺窑场 , 既不是因宋徽宗的一个梦而横空出世 , 也没有在靖康之变中烟消云散 。
陶瓷史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 。从先秦时期的原始青瓷 , 到东汉的成熟青瓷 , 再到宋代的“六大窑系”乃至清代景德镇的“一枝独秀” , 其中的技术发展有一条比较完整的脉络 。纵然有战争等因素的干扰 , 总体上的技术水平依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提升 。
汝窑作为这条脉络中的一环 , 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北宋之后制瓷技术的进步 , 更是显而易见的 。
说到底 , 汝窑只是宋代千百个大小瓷窑中的一个 , 请大家不要过度神化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