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 无用 无用品牌官网( 四 )


《无用之土地 WUYONG / the Earth 》巴黎,2007
2007年3月,在法国巴黎小皇宫的JOYCE艺术画廊里,马可把土地系列服装放置在土壤之上,并在开幕当天请来宾亲手把植物种子撒在昵图上,随后的数天这些种子破土而出,围绕作品们茁壮成长 。
你觉得世界上的好东西与中国的好东西有哪些共通之处?
马可:工业革命之前,全世界都是一个手工艺的阶段,也是百分之百纯天然纯环保的,那个时候没有化学物质,世界各地的文化其实是有很多共性的,都是手工的,都是比较原始的,缓慢制作的,同时也是就地取材,特质是全世界都一样的,不管是非洲还是亚洲 。
人类的生活方式在工业革命到来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机械化的生产取代人工,开始有了复制品 。我觉得手工跟批量化地制作最大区别点在于,手工永远是保留着艺术含量的,就是手工跟艺术品非常接近,当你去看展览看画,用高清相机把梵高的画拍下来,然后再转成印刷品复制出来,这个区别就在于你是它的原作,还是印刷品 。所以我觉得手工时代是一个艺术化的时代,我们都生活在艺术氛围里,但当时的人未必能理解这一点,因为没有工业文明的对比 。
从我们现在角度看,那个时候一定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所有自然山水都没有受到过太多的破坏——唐宋的山水画一看就是自然形态,哪有现在的高架桥,现在的自然景观已经完全被人类的行为破坏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个被人类改造后的世界 。工业化之后就变成批量生产流水线的时代,成本下降,就带来了低廉的一些制品大行其道了 。但是你的珍惜之情没了,因为十几二十块钱的东西,你不会觉得可惜的 。
我不是说手作就应该全部取代机械,机械化消失,全部人类回到手作时代是不可能的,但是手作跟工业之间必须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而不是单纯地一边倒,它们各有利弊 。我们现在从一个全手工很慢节奏的时代,跑到一个极端的,快速高效率的工业时代,当到达某种极致的时候,我们也觉得很不舒服了,我们现在要回来,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适度的分寸 。
看你们采风拍回来的资料里,那些老人就那么一针一线的做手工,的确很感动 。但是发展是建立在使用的基础上,如果大家不使用怎么办?
马可:“无用”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把民间的传统手工艺跟我们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千层底布鞋其实也是可以回到我们生活中来的,需要设计师的转化,因为我们不可能穿着农耕时代的千层底鞋来上班,所以“无用”的服装、包括家具等等,它虽然也是纯手工,但也是经过转化的,你完全可以穿着它上班、工作,跟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完全没有冲突,我觉得这才是对手工艺的真正的保护和传承,让我们回归到生活中来,不仅仅是放在博物馆里展示,隔着玻璃罩子瞻仰,但手工艺不是拿来瞻仰的,因为它不像艺术家的画作,手工艺最重要的特质是陪伴我们生活的 。
家园内地板、走廊、窗户和屋梁等木结构的搭建,则充分利用回收的旧木材料,采用古代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榫卯工艺搭建,浑然天成 。
你有没有想过让更多人知道“无用”的理念?
马可:这就是我接受采访的原因 。传播是媒体最擅长的事情,你们也希望去传播美好的东西吧,把我的想法告诉你们,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么受这种理念吸引的人,自然就会找过来 。我觉得参加我们活动的人,一定是心理某种程度上跟我们有共鸣的人 。我不排斥大家看到的多,如果很多人来买“无用”,那我也很开心啊,因为我本身就觉得“无用”的价值远远高过那些奢侈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