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艺坛曲艺湖北小曲文化

湖北小曲主要流行于湖北境内的中小城市,它的唱腔及曲牌非常丰富 。湖北小曲以唱为主,它的传统曲目最开始有300多种,经过长期的人才的流失,现已有180于种 。它的题材随着历史不断发展而改变 。想要更加了解湖北小曲吗?下面的湖北文化为你带来更多内容 。
湖北小曲是湖北曲种,俗称汉滩丝弦、外江小曲 。由湖北中部地区流传的明清俚歌俗曲衍变而来,约光绪年间,天沔小曲艺人开始与汉滩小曲艺人搭班,进入茶馆坐唱,逐渐融为一体 。并逐渐盛行于长江沿岸的汉口、武昌、黄石、沙市、江陵、宜昌、九江等地 。20世纪20年代更名为湖北小曲 。抗战时期,武汉沦陷,小曲艺人纷纷逃难,遂将湖北小曲传到了外域远乡,成为湖北省的一个有影响的主要曲种 。流传于武汉、沙市、宜昌等城市码头 。
中国湖北曲种 。约在清末由流传湖北中部的汉滩小曲和天沔小曲合流而成 。唱腔曲牌丰富,由南曲、文词、西腔、滩簧4个腔系100余支民歌小曲组成,婉转动听 。演唱以坐唱为主,也可站唱、走唱 。坐唱分单人、双人、多人,以双人坐唱为主,男女合档;男演员兼操四胡,女演员手持云板击节 。传统曲目有南曲的《抢伞》、《秋江》、《跳粉墙》等;西腔的《拷红》、《想情郎》等;文词的《宋江杀惜》、《安安送米》等 。1949年后又编演了《雷锋参军》、《江姐进山》等,使湖北小曲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 。
特征:湖北小曲的演唱形式以坐唱为主,演出二、三人不等 。20世纪60年代又有站唱、走唱等形式 。湖北小曲的唱腔曲牌丰富,曲腔婉转动听,由“南曲”、“西腔”、“文词”、“滩簧”4个腔系和100余支民歌小调(曲)组成 。南曲腔系是由南曲发展演变而成,形成了“南曲头”、“南曲数板”、“南曲尾”等与南曲有相对独立性的同宫子母曲牌,可叙事,可抒情,风格朴实优美 。西腔植根于天沔民间音乐,曲词为上下句的格式,通过不同的行腔及节奏板眼变化,衍变出了“西腔头”、“西腔垛句”、“西腔尾”等同宫变体曲牌,唱腔迂回婉转,长于表现思念、悔恨、自叹等情绪 。
【独树一帜的艺坛曲艺湖北小曲文化】文词由“文词调”、“文词数板”组成 。滩簧是单曲体形式 。其他民歌小调都采取不同宫的曲牌、小调分节,可以与4个腔系联缀,也可单独自由结合 。演唱以坐唱为主,也可站唱、走唱 。坐唱分单人、双人、多人(又叫“打围鼓”)3种形式,以双人坐唱为主,演唱时多为男女合档,男唱生,女唱旦,男演员兼操四胡,女演员手执云板击节 。唱词都用代言体,没有表唱成分 。
伴奏乐器以四胡、云板为主,也可增加琵琶、三弦、扬琴、二胡等 。湖北小曲的传统曲目,有南曲的《抢伞》、《秋江》、《跳粉墙》等;西腔的《拷红》、《莺莺饯行》、《想情郎》等;文词的《宋江杀惜》、《安安送米》等 。汉滩小曲以唱为主,说唱相间 。传统的演唱形式多为双档坐唱 。双档演唱时,男操胡琴伴奏,女持云板或碟子击节而歌 。
流行于汉口及长江、汉水沿岸,分汉滩、天沔小曲两种 。武汉地区流行的汉滩小曲(亦称外江小曲)以坐唱折子戏为主,音乐与本地汉剧相似,多为板腔性曲牌;天沔小曲曲牌与天沔民歌相通,板腔性曲牌西腔与荆州花鼓戏西腔相同 。长期在武汉行艺的天沔、汉滩两派小曲互相借鉴,均用汉口方言演唱,逐渐合流 。
1985年,小曲作为地方曲种参加全国首届曲艺会演时,将汉滩、天沔小曲取名为湖北小曲 。该曲种曲牌分为两类,一为板腔性曲牌,有南曲头、南曲正板、南曲尾、西腔等;一为小调曲牌,有跌落金钱、四大景、十杯酒、叠断桥、银纽丝、薅黄瓜 。其传统演唱形式以坐唱为主,分单人拉唱、双人坐唱和多人坐唱3种,以双人坐唱为常见 。主要伴奏乐器为四胡,人多时采用“八音”(四胡、二胡、京二胡、琵琶、扬琴、月琴、三弦、檀板)伴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