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被称为“探花”

【为什么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被称为“探花”】

为什么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被称为“探花”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 , 将名列第三的进士称为“探花” , 这是为什么呢?这要从唐代科举考试之后的庆典活动说起 。
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 , 榜上有名的士子在喜庆之余 , 相约举行盛大的宴游活动 , 叫杏园探花宴 。 此时正值初春鲜花怒放之时 , 大家从新科进士中选出两名年轻、英俊者当“探花使” , 也叫“探花郎” , 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 , 采摘各种早春鲜花 。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 一日看尽长安花” 。 “探花郎”原本只是戏称 , 与登第名次没有关系 , 名额也不是一名 , 而是两名 。
到了宋代 , 会试结束后 , 皇帝还要亲自主持最高一级的殿试 , 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 。 第一名仍沿用唐朝的名号“状元” 。 放榜时 , 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 , 第二、三名的姓名则分列其左右 , 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 , 所以称作“榜眼” 。 北宋徽宗年间 , 黄彦正为进士第三名 , 他家六兄弟中有三人荣登同榜进士 , 宋徽宗亲自写诗恭贺:“胜似状元和榜眼 , 探花皆是弟和兄 。 ”从此 , “榜眼”就专指第二名 , 而将第三名叫“探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