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壮族,壮族铜鼓习俗文化

铜鼓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 早在青铜器时代就产生 。铜鼓这个娱乐敲击乐器 , 在壮族文化中又有另一番独特风采 。在壮族人民的心里 , 铜鼓是神的象征 , 它被赋予神力 。
铜鼓不仅是壮族人民敲击的乐器 , 也是壮族人民祭祀祈祷的神物 。那么 , 大家就随小编一起认识壮族 , 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吧 。
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瑰宝 , 一般分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个部分 。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 。无底腹空 , 腰曲胸鼓 , 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 。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 , 中心常配以太阳纹 , 外围则以晕圈装饰 , 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 , 最多的是青蛙 , 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 。
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 。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 。鼓足则空留素底 , 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 , 相得益彰的效果 。
这些图像都在模坯上用镂刻或压印技术制作而成 , 采用线地浮雕的技法 , 画像传神简洁 , 线条刚劲有力 。画像纹饰大抵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 。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 。
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 , 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 , 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 。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 , 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 , 循环往复 。
迄今为止 ,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和收藏的铜鼓有500多面 。铜鼓用铜铸造 , 大小不一 , 最大的直径在100厘米以上 , 最小的仅十余厘米 , 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 , 体形凝重 , 制作精致 。鼓面有浮雕图案 , 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 。其中一面直径165厘米 , 高67.5厘米 , 重300多公斤 , 让一个中等身材的人躺在鼓面上伸展四肢也不会露出鼓边之外 , 堪称“铜鼓之王” 。
您可能还会喜欢:
佤族拉木鼓的起源与发展
葫芦笙 , 拉祜族的吉祥物
拉祜族之乐:吹笙起舞
【认识壮族,壮族铜鼓习俗文化】佤族竹竿舞的初衷及舞蹈形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