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根脉的:畲族族谱

族谱是记载以有血缘关系为主 , 家族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载体 。族谱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文献 , 它记载着祖先的事迹 , 传承至今 , 供后人阅读 。而畲族对族谱更是重视 , 畲族族谱也是畲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延续根脉的畲族族谱 。
畲民本无编写族谱传统 , 明清以降受汉文化的影响 , 畲民效法汉人以修谱收族 。编修族谱与建祠、祭祖同列为畲民家族三大事 , 而编修族谱是其中第一大事 。如福安牛埕村《钟氏族谱·序》云:“五世不修谱乃祖宗之罪也” 。又如《连江辋川蓝氏族谱》云:“谱之缺 , 系大矣 。语云 , 无祠不成谱族 , 无谱不成家 。三十年不修谱 , 谓之不孝 。谱不修 , 则故老沦亡 , 典籍朽蠹 , 其中事迹有难以稽查矣 。世情徒知 , 亲在 , 则亲疏供养;亲没 , 则衣衾棺椁 。以此即谓之孝 。讵知考在尊祖 , 尊祖则敬宗 , 敬宗故修族 , 修族则受亲 , 而孝于是夫全 。”可见畲民是十分注重编修族谱的 。
畲民族谱的初始形态简略、朴直、显明 , 没有过多的繁文缛节 , 不事“铺张”而仅求“的确” 。如漳浦、连江一带蓝氏畲民的《燕山蓝氏原谱》 , 其开头部分仅叙自唐代至元代从开基祖至二十一世祖家传 , 但每一代仅书男性一人 , 且家传均十分简略 。
如:“十七世祖万二郎 , 公字锯大 , 生于宋理宗淳佑五年四月初八日巳时 , 终于元成宗大德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子时 , 妻赖氏生三子 , 皆英杰 。长熙一郎 , 次熙二郎 , 三熙三郎 。……二一世祖七郎……”接其后以“燕山蓝家源派一脉相承 , 旁支不及”为题 , 将七郎定为“蓝氏太祖之初” 。又言“七郎长子入漳州府漳浦 , 又迁居镇海隆教社 。次子居闽省城西门外占籍侯官县 。三房迁兴化府 。”
随后才回朔《燕山蓝氏原谱》记载七郎三房各自祠堂 , 又各标画了祠堂匾额、对联等 , 还描绘祖宗坟莹 , 叙述各代人等没有严谨格式 , 而是有详有略比较随意 。上述畲民族谱毕竟少数 , 现今所能见到的畲民族谱受到汉人族谱的影响十分明显 , 其修谱宗旨、体例、为自高身份而伪托、假冒等皆如汉人之谱 。
如宁化县城南乡《雷氏家谱》云:“谱之修 , 岂徒籍以载一族苗裔生卒娶葬已哉?而尊主敬宗睦族追远之意 , 胥于是乎系焉!乎木本水源非修谱无以廑世德作求之念 , 续志述事非修谱无以见奉先思孝之枕 。”还有闽东福鼎等地的《蓝氏族谱》把朱熹、范仲淹、苏询、欧阳修、韩琦等有关修谱的论述直接引载于谱中 , 作为修谱的宗旨 。
又如福鼎《钟氏族谱》在序言中称其祖先:“志深公肇自高辛及东汉之钟离 , 西汉之钟仪 。递传于兹千百余年 。虽孔子删书断自唐虞 , 而《史记》所载至今如昨 , 明炳日月 , 非犹杞宋无征 , 文献不足可同日而语也 。”钟氏俨然成为中原汉族世家 , 故他们的族谱堂堂正正的标上“颍川”堂号 。其他的畲民族谱也是如此 , 如雷氏自称为“冯翊堂” , 蓝氏自称为“汝南堂” , 这些无非是想说明畲民家族是来自中原显赫世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