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寻北高三作文( 二 )


晨起洗漱 , 那水透骨刺髓 , 用北京人的大舌头方言来形容叫够呛 。 我们被告知今天要继续向前直至漠河北极村 。 为抵御寒冷并顺利北进 , 大家在当地同行的带领下迅速赶到县的北极市场买衣服 。 很快每人都买了件廉价的茄克衫披挂起来 , 上车后我们就没有停顿 , 义无反顾地一直往北走 。 大有一股向前 , 向前 ,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 心负着寻北的希望的雄迈豪情 。
很快就驱车进入了北极村的势力范围 。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横跨公路的牌楼 , 牌楼两边路肩上种了两排整齐的行道树 , 象仪仗兵似的肃穆威武 , 笔直笔直地站着一直伸向北极深处 , 微风吹过 , 绿影婆娑 , 响起整齐划一的沙沙声由近传到了很远的地方 , 好象是在热烈地欢迎我们这些寻北的不速之客 , 使人顿生劝君更进一杯酒 , 谁说塞北无故人的亲切感 。 下车走过牌楼迎面就横卧着一堵墙似的矩形碑 , 碑上镌刻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中华北陲” 。 整个碑体显得极其纯朴厚重 , 就象东北人的性格 。 碑后有个亭子 , 匾牌上书“北陲亭” 。 亭子的结构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 , 使人好似又看到江南姑苏斜风细雨中的亭台楼阁 。 这一南一北 , 南腔北调的碑亭相依互立在这北极之地 , 竟然是那么的和谐 , 富有美感 。 同行告诉我们 , 进了这碑亭就进了北 , 现在到处都是北 , 用不着找北了 。 细嚼同行的谆谆话语 , 还真的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 顿觉北气扑面 , 润物无声 , 好不畅快 。
往前走就看到北极村村碑了 , 村碑是用水泥石块累砌而成的 。 村碑正中书刻了“北极村”三个描红大字 , 主碑边塑有一些高矮不齐 , 崎形怪状的山石陪衬 , 很有些苏州拙政园、狮子园和留园讲究究的那种奇、丑、漏、透的园林观赏艺术的味道和遗风 。 围绕村碑的四周随意地铺放了许多较平的石板块 , 周边种的几株东北幼雪松和地上自由地长着的茸茸小草为村碑增添营造了许多盎然生机 , 那绿色虽不如南方绿的青翠欲滴 , 却也绿的倔强憨厚 。
七观八看 , 我们终于进入了北极村 。 北极村原名漠河村是现今北极乡政府所在地 , 又称漠河乡 , 是我国大陆最北的临江村镇 。 漠河县开辟北极乡为“北极村风景旅游区” , 成为全国最北的旅游景区 。 它依山傍水 , 民风纯朴 , 乡土气息浓厚 , 植被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 自然条件优越 。
北极村有一片很大的广场 , 旅游景点基本上围绕广场展开 。
正面就是名闻中外的黑龙江 , 江水温和地从村边静静流过 , 枯水期江面只有二、三百米宽 , 没有文人骚客想像的烟波浩渺 , 更没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 。 我看到的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江水流着流着昼夜不舍 , 似乎在向人们娓娓述说着那悠远而沉重的历史 。 古老的漠河可以见证 , 人们同大自然 , 同入侵之敌斗争的历史就象黑龙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 我默默地站在江边 , 看着江水静静流去 , 心中泛起无限慷慨 。 黑龙江是那么伟大 , 我是那么渺小;黑龙江是那么谦虚缄默 , 而人类太过浮躁喧嚣 。 面对江水缓缓流淌 , 我没有了荣辱不惊的清高 , 没有了扶摇九天的狂妄 , 没有了“三十功名尘与土 ,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怀激烈 。 我的灵魂似乎在刹那间被一种力量牵引 , 被一种境界升华 , 瞬间空去物我 , 不为物役 , 不为形拘 , 完全进入纯粹的无为心空的宁静状态 , 我仿佛感悟到这大概就是佛教禅宗所追求的顿悟吧 。 我不是佛 , 也不可能立地成佛;我不可能看破红尘 , 也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 但我却能象佛那样有点滴顿悟就够了 。 我是落入万丈红尘的一介凡人 , 我虽然不能达到“本来无一物 , 何处惹尘埃”的禅界 , 但却可以经过心灵修炼达到“时时勤拂拭 , 莫使惹尘埃”吧 。 真是大道无门 , 佛心自悟啊!我突然想念起老子 , 那骑着青牛的老东西在遥远的古代怎么就知道在函谷关前著五千言《道德经》 , 还哼出“道非道 , 非常道”的千古绝唱呢?涛涛黑龙江让我思维万千 , 我脱了鞋走入那凉凉爽爽的江水 , 去感触大江的脉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