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 。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 。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 。
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 。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 。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 。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 。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 。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
侗族的风俗习惯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 。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 。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 。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 。“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 。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 。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 。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 。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 。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 。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 。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 。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 。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 。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
侗族的民族饮食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 。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 。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 。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 。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 。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 。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 。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 。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 。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
【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侗族的风俗习惯】日常蔬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 。如:酸黄瓜、酸萝卜、酸刀豆、酸蕨菜等 。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 。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 。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 。
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 。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 。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 。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 。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
推荐阅读
- 荣耀9还有没有虚拟键了
- 腰带z是什么牌子
- 2022抖音集灯笼什么时候开始
- 闷青发色适合什么肤色
- 脸颊瘦的适合什么发型
-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是什么意思
- polo女包什么档次
- 面里添加什么压面条筋道滑爽
- 我长得怎么这么好看是什么歌曲
- 阿玛尼衣服算什么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