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 , 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 , 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 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 , 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 , 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 该习俗始于宋朝 。民间相传 , 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 。某个正月十五日 , 楚昭王经过长江 , 见江面有漂浮物 , 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 。楚昭王请教孔子 , 孔子说"此浮萍果也 , 得之主复兴之兆"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 , 端午节的粽子一样 , 都是节日食品 。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 , 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 , 由糯米制成 , 或实心 , 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 , 煮、煎、蒸、炸皆可 。
■吃元宵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 , 民间说法不一 。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 , 见有物浮在江面 , 色白而微黄 , 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 , 味道甜美 。众人不知此为何物 , 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 。孔子说:“此浮萍果也 , 得之者主复兴之兆 。”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 , 以后每逢此日 , 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 , 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还有一种说法 , 元宵原来叫汤圆 , 到了汉武帝时 , 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 , 做汤圆十分拿手 , 从此以后 , 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 , 不足为信 。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 。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 , 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因元宵节必食“圆子” , 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 , 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 , 市中珍品一时来 , 帘前花架无行路 , 不得金钱不肯回 。”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 。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 , 还想当皇帝 , 因美梦不能成真 , 终日烦恼 。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 , 话刚一出口 , 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 , 因“元宵”与“袁消”谐音 , 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 , 以后不许再说“元宵” , 而只能说“汤圆” 。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 , 蒸化煮时水上漂 。洪宪当年传禁令 , 沿街不许喊元宵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950.html?wtp=tt
推荐阅读
- 什么叫元宵什么叫汤圆
- 北方人称元宵为什么
- 美国东南部旅游攻略
- 为什么路灯都是暖色调的
- 庞宽为什么叫宽博士
- 奇异笔又叫什么
- 为什么有的羽绒服面料是布的
- 奇异果和龙虾为什么相克
- 虾仁怎么做营养又好吃
- 又好吃又健康的美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