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不同阶段施肥要领

冬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的施肥,主攻目标是促分蘖和增穗,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则以增粒增重为主 。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的不同,小麦植株一生中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变化 。综合起来,一般认为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2.8~3.2千克左右,磷1~1.5千克,钾2~4千克,氮、磷、钾三者的比例约为1∶0.4∶1 。其中氮、磷主要集中于子实,分别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82.4%,钾主要集中于茎叶,点全株总含量的77.6% 。

冬小麦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是:出苗后到返青期前,吸收的养分和积累的干物质较少;返青以后吸收速度增加,从拔节至抽穗是吸收养分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 。冬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分蘖到越冬,一是从拔节到孕穗,后面的高峰远远大于前面的高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对产量6188千克/公顷的冬小麦植株分析结果,在营养生长阶段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0%,磷占20%,钾占20%;从拔节到扬花是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约吸收氮48%,磷67%,钾65% 。籽粒形成以后,吸收养分明显下降 。因此,在小麦苗期应有足够的氮和适量的磷、钾营养 。根据小麦的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 。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

1.基肥

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施足基肥于培育壮苗,促进有效分蘖和籽粒发育有重要作用 。追肥施用量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每公顷施农家肥30~75吨的基础上,在北方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在南方冬麦区配施氮、钾或氮、磷、钾化肥 。

一般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用1/3的氮肥做基肥 。每公顷施尿素75~150千克或碳酸氢铵225~300千克 。如果土壤肥力很高,农家肥料用量很大,基肥可不施氮肥,将氮肥全部用作备肥 。肥力中等的地块,可以将1/2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112.5~225千克或碳酸氢铵375~600千克 。肥力低的地块,则将2/3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150~255千克或碳酸氢铵450~750千克 。在肥力低又无灌溉水条件的地块,通常将氮肥全部用作基肥 。一般在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千克的麦田,应增施磷肥 。每公顷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50~750千克 。基肥,最好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或堆沤后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防止水溶性磷的固定,利用小麦的吸收 。土壤速效钾低于50毫克/千克时,应增施钾肥,每公顷施氯化钾75~150千克 。盐碱地最好施硫酸钾,在土壤有效锌低于0.5毫克/千克时,可隔年施用锌肥,每公顷施硫酸锌15千克左右 。

2.种肥

小麦播种时,还可以将少量化肥作种肥,以保证小麦出苗后能及时吸收到养分,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均有良好作用 。小麦种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贫瘠土壤和晚播麦田上应用,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种肥可用尿素每公顷30~45千克,或硫酸铵每公顷75千克左右和过磷酸钙75~150千克 。种子和化肥最好分别播施 。碳酸氢铵不宜作种肥 。

3.追肥

根据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分期进行追肥 。现分别叙述如下:

苗期追肥

苗期追肥简称“苗肥”,一般是在出苗的分蘖初期,每公顷追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或少量的人粪尿 。其作用是促进苗匀苗壮,增加冬前分蘖,特别是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晚播麦 。丘陵旱薄地和养分分解慢的泥田、湿田等低产土壤,早施苗肥效果好 。但是对于基肥和种肥比较充足的麦田,苗期也可以不必追肥 。

推荐阅读